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9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实验室搭建的有机玻璃料仓下料平台上,分别以自由流动粉体玻璃微珠和黏附性粉体煤粉和聚氯乙烯为实验介质,针对无改流体(No-In)、封闭改流体(Con-In)和开放改流体(Ucon-In)三种情况所形成的不同流道结构,开展了粉体料仓下料及其流率建模研究,定量分析了改流体对粉体下料流率的促进作用,对比给出了玻璃微珠、煤粉和聚氯乙烯在不同流道结构料仓内的下料特性。研究表明,改流体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料仓下料流率,Con-In促进流动效果最明显,对于流动性弱的煤粉,下料流率提升幅度达到最大的58%。基于剪切摩擦区的概念,提出流率校正因子F对最小能量理论方程进行了修正,将理想的料仓下料模型拓展至实际下料过程。进一步,对于Con-In,根据流道结构特征结合对粉体的受力分析,修正了模型中的锥角项;对于Ucon-In,基于粉体下料流动竞争机制,提出分阶段下料模式并关联了内层和夹层的下料流率,最终建立了复杂流道结构料仓的下料流率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粉体物性、下料流型和流道结构的影响,可有效预测自由流动粉体和黏附性粉体流经传统料仓(No-In)和改流体料仓(包括Con-In和Ucon-In)的粉体下料流率,且预测偏差<10%。  相似文献   
2.
细灰是气流床煤气化工艺的副产物,在建筑、吸附和提取氧化铝等诸多领域都展现出其巨大的再利用潜力。细灰的流动特性对其再利用过程有着重大影响,但不同气化技术产生的细灰性质有所不同,流动性也相差较大,因此对不同气化技术产生细灰进行流动性表征的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分别选取水煤浆气化(OMB)细灰以及不同粉煤气化工艺(Shell、SE)细灰为基础物料,通过测试细灰的内聚力(Cohesion)、稳态内摩擦角(φst)与初始流动内摩擦角(φi)的差值以及单位流动能(SE)对不同气化工艺细灰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获得了平均粒径和细颗粒含量对细灰流动性质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研究涉及的几种气化细灰中,粉煤气化细灰比水煤浆气化细灰内聚力更强,流动性更差;对粉煤气化而言,激冷流程的细灰较废锅流程的细灰流动能力更弱。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煤粉固体质量流量测量技术及产品,总结了固体质量流量计在粉煤气力输送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电容式固体流量计工业规模下试验标定方法和结果,对于气固两相流工业在线测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煤低温实验研究(I)氮气中煤热失重及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静  龚欣 《煤炭转化》2002,25(4):13-18
利用热天平和电镜研究六种煤在温度低于500℃氮气流中加热的性质变化,研究表明:煤变质程度对其失重变化影响大;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煤颗粒的增大,热重TG曲线向高温区移动;氮气流量对煤低温热失重没有影响;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神府煤在307℃受热后棱角变得圆滑。  相似文献   
5.
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介绍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给出了该技术在国内首套中试装置上的运行数据与工艺技术指标;运行结果表明,其合成气中有效气成分为89% ̄93%,碳转化率≥98%,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介绍了目前在国际上尚未见报道的以CO2为粉煤输送介质进行气化反应的合成气成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用中试厂的测定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鉴别,确证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进而给出:(1)床层气体与固体温度分布以及浓度分布;(2)煤粉粒度改变时温度、浓度沿床层分布的应答曲线;(3)探索解决耐火材料的途径(?)两次加氧法。  相似文献   
7.
双通道喷嘴渣油气化过程(Ⅰ)冷模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3套8.53MPa双通道喷嘴渣油气化装置普遍存在的工程现象的思考,组织了模型气化炉冷态试验。测试了3种模型在6种射流速度下的停留时间分布,7种模型在2种射流速度下的速度分布。给出了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无因次半速度半径轴向增长、径向射流最大速度轴向衰减和径向速度分布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9.
给出了焦化炉模拟计算的框图和实例,并就烟气流动的回流比、燃料燃烧模型、操作条件、影响传热诸因素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基本相符,表明数学模型是可靠的,程序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金虹  龚欣 《建筑科学》2020,36(6):64-73
严寒地区住区在冬季采暖期期间,由于采暖导致空气中的PM_(2.5)浓度剧增。为了研究住区空间形态对PM_(2.5)扩散的影响,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实地测试和CFD模拟的方法对典型住区的PM_(2.5)浓度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住区中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间形态均对PM_(2.5)浓度变化及浓度场分布产生影响。PM_(2.5)浓度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相对湿度越大其正相关性越强;在围合式住区中,院落开口相对且偏离中轴线以及院落长宽比为1:1.5的住区形态均不利于PM_(2.5)扩散;在行列式住区中,风向角越大越有利于PM_(2.5)扩散,而竖向错列的排列方式在大多数的风向角下均对PM_(2.5)的扩散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