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0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金相检查、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细菌培养、能谱分析及腐蚀模拟试验对某油田三相分离器腐蚀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相分离器水线以下内壁首先发生氧腐蚀,并且在由垢层下闭塞电池引起的自催化效应与细菌腐蚀的协同作用下,三相分离器水线以下罐体内壁加速腐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原油开采中酸液腐蚀的问题,采用溶剂法合成出2种双缩合希夫碱缓蚀剂XFJ-1、XFJ-2.针对90℃、15%(质量分数)HCl的环境,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等方法评价了其缓蚀性能,并采用模拟手段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二者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2种缓蚀剂在质量分数分别为1.0%时缓蚀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2.90%和99...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和分析西北某油气田的酸气分离器经常出现的内部腐蚀问题,对酸气分离器内部及所用涂层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形貌观察、常规检测、腐蚀产物元素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酸气分离器出现了明显的腐蚀,底部堆积的污垢厚度可达约10 mm,局部腐蚀坑深度可达0.5~ 1.0 cm;所用涂层总体保持完好,但局部区域出现了明显变色脆化及严重...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值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流体冲刷下SRB的腐蚀行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得到的管道腐蚀区域预测云图和粒子运动轨迹图结果,预判管道腐蚀部位,结果表明管道底部较顶部腐蚀、管道出口处腐蚀较入口处严重;在预判管道腐蚀部位布置研究电极,运用电化学方法以及表面分析方法探究了流体冲刷下SRB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SRB在金属表面未形成生物膜时(未进行预膜处理),冲刷腐蚀占主导地位,金属表面有明显的冲刷腐蚀特点,腐蚀产物主要以Fe的氧化物为主。当SRB在金属表面预先形成致密生物膜时(进行预膜处理),SRB腐蚀占主导地位,生物膜会减缓冲刷腐蚀,但膜下SRB的生命活动会与金属基体发生电子交换,从而发生SRB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以硫铁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北某油田三相分离器严重腐蚀问题,通过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细菌培养、腐蚀产物微观表征、腐蚀模拟实验、泥垢对腐蚀的影响及涂层性能测试等对三相分离器材质进行腐蚀失效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三相分离器水线以下内壁首先发生氧腐蚀,并且在由垢层产生的闭塞电池导致的自催化效应与细菌腐蚀的...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两种主要稠油井筒降粘技术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河油田不同稠油降粘举升工艺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掺稀油和化学降粘两种稠油井筒降粘技术适用于塔河油田6区稠油井的开采。简要介绍了两种降粘技术原理,实验室和油井使用结果表明,掺稀油技术适用于稠油粘度大于50000mPa·S、油井含水低于20%的自喷井,在稀油与稠油体积比l:2至1:1时,降粘率达90%以上;化学降粘技术选择的乳化降粘剂XS-2具有抗盐性强、使用温度范围宽的特点,在油水体积比7:3、温度60℃、XS-2用量1.0kg/t原油条件下,T433油井稠油粘度由3156mPa·s降低至345mPa·s。  相似文献   
7.
以废酸和钙粉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聚合氯化铝复合型絮凝剂(PSAC),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聚铝(PAC)中铝含量、n(A1):n(Si)及复合熟化时间等因素对PSAC絮凝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A1):n(Si)=13:1,PAC中Al^3+含量(以Al2O3质量分数计)为9%,复合时间为1h时,研制的PSAC对低CODcr污水具有最佳处理效果,并具有较宽的pH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外输重质油高含沥青质,与凝析油进行混掺输送过程中极易发生沥青质沉积,堵塞储罐及地面输送管线。在对油品胶体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胶体稳定性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将塔河外输重质原油与凝析油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斑点实验对混合样品进行相容性分析,给出定性结论,然后对混合原油稳定性参数进行测定,得到相容性量化数据,并确定2种原油相容时的合理配比范围,为有效解决不同油品掺混输送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天然大分子壳寡糖、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绿色壳寡糖衍生物缓蚀剂(BHC)。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缓蚀剂BHC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等对缓蚀剂BHC进行缓蚀性能评价和机理分析。得到的优化缓蚀剂BHC合成条件为m(HTCOS)∶m(苯甲醛)=1.0∶2.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4 h。在总压为15 MPa(H2S、CO2、N2分压分别为1、5和9 MPa)条件下,缓蚀剂BHC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P110钢片在140℃、含H2S/CO2腐蚀介质中的缓蚀率为85.62%,与市售缓蚀剂相比,BHC缓蚀率提高16.90%,可有效减缓高温高含H2S/CO2腐蚀环境下钢材的腐蚀速率。缓蚀剂BHC是一种偏阴极保护的混合型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与钢表面形成稳定共价键,能很好保护钢管。  相似文献   
10.
以某油气田MDEA胺液脱硫系统运行10个月后各典型流程节点中胺液取样为例,进行胺液外观观察、黏度测定、pH值测定、电导率测定以及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脱硫节点胺液中有7种热稳定盐生成,热稳定盐总量按照节点排序为:闪蒸罐>吸收塔>换热器>再生塔>重沸器,且每个脱硫节点的热稳定盐总量都达到4% ~9%,与国际推荐控制值相比,均处于超标状态,尤其是甲酸根、乙酸根、硫酸根三者浓度超标严重.MDEA脱硫胺液的基本理化指标与脱硫节点特征对应关系紧密,且受热稳定盐含量和酸气的吸附状态影响较大,总体来说,节点中热稳定盐含量越高,则胺液黏度、电导率越大而pH值则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