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47篇
化学工业   167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61篇
建筑科学   17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470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ylene,1-MCP)结合不同保鲜袋对叶用甘薯茎尖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最适的保鲜方式。方法以叶用甘薯茎尖为材料,经0.91μL/L1-MCP处理24h后结合聚乙烯(PE)或微孔膜(WK)保鲜袋包装,在5℃下进行贮藏,分别于0、3、6、9、12 d时对其失重率、色差、黄化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贮藏12 d后, 1-MCP+PE, 1-MCP+WK处理组的失重率分别为3.43%,2.72%,显著低于未经1-MCP处理组(P0.05),说明1-MCP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叶用甘薯茎尖失水; 1-MCP+WK处理下的L值为33.9,高于其余3种处理,表明该处理能够更好的保持叶用甘薯茎尖的亮度和新鲜感。此外,1-MCP结合保鲜袋处理能够减弱呼吸作用,降低乙烯释放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结论1-MCP处理并结合PE膜或者微孔膜包装对叶用甘薯茎尖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可以有效延长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卡铂用于复发性髓母细胞瘤患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复发性髓母细胞瘤患儿(3~15岁),随机分为CE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CE组采用依托泊苷+卡铂给药方式化疗;对照组采用经典伊立替康+替莫唑胺+长春新碱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PS)评分、儿科生活质量测定量表4.0(PedsQLTM4.0)评分、总生存期(OS)、无事件生存(EFS),记录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E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41.67%(15/36)和27.78%(10/36),总缓解率(OR)分别为94.44%(34/36)和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KPS评分及PedsQLTM4.0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E组和对照组的KPS评分分别为(80±8)和(75±10)分,PedsQLTM4.0评分分别为(89±11)和(84±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截至末次随访时间,CE组有3例失访,对照组有2例失访。截至末次随访时间,CE组和对照组总生存率分别为78.8%(26/33)和55.9%(1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2.7%(24/33)和52.9%(1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化疗期间共出现10例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8%(10/36),对照组化疗期间共出现9例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泊苷联合卡铂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患儿临床缓解率,延长患儿总生存率,同时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但对无事件生存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干旱区全膜垄作沟播和喷灌技术结合的适应性,开展全膜垄作沟播条件下灌水量与向日葵根系变化特征、干物质积累、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和产量效应及节水率等几个方面关系的试验研究,并与全膜平铺喷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喷灌技术可抑制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灌溉水分的利用效率,有较高的增产和节水效率,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区是非常实用的。  相似文献   
5.
6.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少不了,外出聚餐太贵不说,安全健康也不一定能保证,在家自己动手又嫌麻烦,人一多根本hold不住。火锅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仅简单方便,还能营造热闹的氛围,只需新鲜的食材和一个美味的锅底。去超市买锅底?太没新意,且一堆的调味料和添加剂,难免伤害大家的味蕾。这次跟着李强来到上海市闵行区龙茗路1300号的大臻莉农贸市场购买食材,并教大家制作超美味又低成本的健康火锅。  相似文献   
7.
《南昌水专学报》2022,(1):71-77
樟树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常绿阔叶树种,也是常见的园林绿化和特色经济树种。樟树根据枝叶精油主成分可划分为芳樟醇型、柠檬醛型、脑樟型等化学型,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以樟树赣芳1号枝条为材料,研究外植体采集时间、消毒时间、枝条木质化程度、生长调节剂等对樟树赣芳1号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份采集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修剪成1~2芽茎段,用0.1%升汞消毒5 min,污染率和褐化率低,萌芽率高。污染率和褐化率随枝条木质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萌芽率随枝条木质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樟树赣芳1号茎段组织培养应采集1年生半木质化枝,萌芽率高、污染率和褐化率低。诱导茎段萌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1.2 mg/L 6-BA+0.05 mg/L IBA,萌芽率为63.33%。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2.0 mg/L 6-BA+0.1 mg/L IBA,增值系数为3.5。生根培养11 d组培苗出现不定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生根率达到93.33%。生根培养15~20 d,大棚炼苗7~10 d,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分别含有单一的U(Ⅵ)、Cu(Ⅱ)溶液以及U(Ⅵ)、Cu(Ⅱ)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系统探讨了pH值、吸附剂量、温度、时间和初始离子浓度对向日葵秸秆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Freundlich和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从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角度对吸附选择性进行分析,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对U(Ⅵ)和Cu(Ⅱ)的吸附分别是自发的吸热和放热反应;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即化学吸附为控速步骤;单离子体系下U(Ⅵ)和Cu(Ⅱ)的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复配体系下,当干扰Cu(Ⅱ)浓度≥60 mg·L-1时,U(Ⅵ)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Freundlich模型描述;而当干扰U(Ⅵ)浓度≥200 mg·L-1时,Cu(Ⅱ)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当溶液中同时存在U(Ⅵ)和Cu(Ⅱ)两种离子时,离子间存在竞争吸附,且向日葵秸秆对U(Ⅵ)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这与金属本身的特性有关。向日葵秸秆吸附前后的SEM、EDX和FT-IR图谱表明,吸附U(Ⅵ)和Cu(Ⅱ)的主要方式为络合和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9.
<正>保护地栽培的茄子常见病害有菌核病和茎腐病,而且都易见于苗期开始危害茄子的茎基部,出现茎基部的变褐腐烂,这两种病出现后,容易造成混淆,只有认真辨别,对症施药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症状区别。茄子茎腐病发生初期,病株地上部会表现出青枯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之后重病株叶片萎蔫,数日后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全株叶片萎蔫,叶片灰绿而不能恢复常态。茄子菌核病苗期发病始于茎基部,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成株期叶片受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阿根廷农业部的统计,2013/14年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3.5%,为2070万hm2,与2013年11月中旬周度作物报告预计结果 3%相比,略有增长。至11月17日调查时止,大约26%的预期种植已进行。同早期预计一致,玉米种植面积预计下降了6.6%,为570万hm2。小麦种植面积预计约增5.7%,略超330万hm2。在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