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65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65篇
金属工艺   80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篇
冶金工业   20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变材料能够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的有效方式。复合相变材料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较高的储能密度,成为近年来新材料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复合相变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多孔基体吸附法、微/纳胶囊包覆法、溶胶-凝胶法、高分子复合共聚法和静电纺丝法,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势及不足。着重分析了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热循环稳定性及导热性能的研究进展,为新型高性能复合相变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稀土La的Nd_(2.28)Fe_(13.58)B_(1.14)合金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快淬薄带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La后,合金的物相组成仍为Nd_2Fe_(14)B相;随着La添加量的增加,Nd_2Fe_(14)B相的晶胞体积略有增大;合金快淬薄带的矫顽力与剩磁均下降,居里温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
元素掺杂是消除Nb金属氢脆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制备了W掺杂的Nb100-xWx (x=2,5,8,10,16)合金,采用XRD、SEM、Sieverts 气体吸附技术、电化学方法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掺杂量对合金结构、氢化物形成焓、氢扩散系数和抗氢脆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证实,熔炼制备Nb100-xWx为Nb-bcc结构的固溶体合金,W掺杂引起晶体结构畸变收缩,其畸变行为随掺杂量增大更为明显。Nb基固溶体在匀晶转变时存在非平衡转变,形成富W和贫W区相间分散的枝状结晶形貌。随W掺杂量增大,其枝状结构趋于更加细化和致密、分界明显。W掺杂引起合金的氢化物形成焓增大、有利于H原子的释放,Nb84W16合金样品具有最大的氢扩散系数(1.66×10-9 cm2·s-1),约是Nb98W2合金的1.8倍。W掺杂提高Nb100-xWx固溶体合金的抗氢脆性能,Nb84W16合金膜有最大的临界载荷值(78.4N)和最大位移量(0.83mm),分别是Nb98W2合金膜的1.9倍和1.8倍,力学性能的改善与其枝状结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四甲基氢氧化铵降解方法将4种未知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有机二元酸单体转化为低沸点的二甲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其降解产物及含量。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制定了峰面积比与物质的量的工作曲线,对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邻苯二甲酸单体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存在邻苯二甲酸单体,含量为1.9 mmol/100 g,加标量为0.97倍时,加标回收率为97.54%。  相似文献   
6.
采用对甲苯磺酸-乙酸酐降解六氢苯酐(HHPA)/3,4-环氧环己烯甲基,-3,4-环氧环己烯酸酯(4221)固化物。由乙酸乙酯提取降解产物得到酯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解产物具有规律性和重复性,特征酯溶性降解产物为羟甲基环己二醇三乙酸酯的同分异构体。本研究为GC-MS快速定性环氧4221的酸酐固化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8.
对包覆浇铸制备的低碳钢-高硅电工钢-低碳钢三层复合铸坯进行热轧及温轧变形加工,对轧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扩散退火工艺对裂纹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0 mm复合铸坯可以通过热轧及温轧变形减薄至0.5 mm;变形过程中高硅电工钢产生的深裂纹在本质上不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其自身存在属性会保留在复合板内层中;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普通裂纹受加工过程的影响很大,存在尺寸明显减小的现象;深裂纹及普通裂纹在加工过程中自身周围的合金基体中衍生的微裂纹会在扩散退火过程中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Pt/TiO2/Si衬底上制备Bi3.75Ce0.25Ti3O12电致阻变薄膜,研究退火温度对Bi3.75Ce0.25Ti3O12薄膜结构和介电、阻变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薄膜在低阻态和高阻态时的电流传导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Bi3.75Ce0.25Ti3O12薄膜具有单一的钙钛矿晶格结构,不同退火温度Bi3.75Ce0.25Ti3O12薄膜的低、高阻态电流比ILRS/IHRS在104~106,在600℃时有2.5 V的最低Vset电压。无论是高阻态还是低阻态,Bi3.75Ce0.25Ti3O12薄膜的介电常数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介电损耗则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阻态大于低阻态时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低阻态和高阻态的低压区以欧姆传导为主,在高阻态的高压区以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传导为主。  相似文献   
10.
对未知固化剂样进行简单拆分后,用红外光谱仪、气质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薄层色谱分别对溶剂和溶质成分进行剖析,经过鉴定,溶剂成份为二甲苯,占45%质量分数,溶质成份为工业油胺,为该固化剂的关键有效成份,占55%质量份数。经过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并与90%含量的油胺试剂比较,确定该油胺的含量在54.7%~61.5%之间,属于等级较低的工业油胺。本研究结果为固化剂的选材和定性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