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79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30篇
化学工业   307篇
金属工艺   789篇
机械仪表   75篇
建筑科学   173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54篇
轻工业   5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7篇
冶金工业   685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5年   3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谢珍勇 《特钢技术》2006,11(3):32-35
攀长钢生产的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锻材存在超声波探伤合格率较低的问题。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沿用较低的锻前加热温度,钢锭加热程度不足造成锻造时大锻材中心没有充分锻透。笔者对4Cr5MoSiV1钢锻造加热工艺进行了递进式改进,逐步调整钢锭加热制度从1180℃最终提高到1270℃.1290℃,同时相应调整退火工艺制度,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探伤废品大幅降低,锻造火次也明显减少,并避免高温加热引起的粗晶降低钢材使用性能,取得了显著的工艺改进效果。另外,采用高温加热也使钢中的显微偏析明显减轻,获得了部分的均匀化扩散退火的效果:一次碳化物减少,尺寸变小,没有尖锐的棱角,冲击韧性比工艺改进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两个系列的热塑型聚氨酯—聚醚酯氨(ET)和聚酯氨酯(ES)的结构形态与相分离程度,提出了一种确定硬段含量(W_h)的IR方法。与NMR法、投料比法比较,三者得到非常吻合的结果。此外本文还研究了W_h、M_(n·■)、拉伸及热历史对相分离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olar cell processing steps on the electrical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as a non-contact technique. It was confirmed that consecutive steps in solar cell processing not only lead to electronic quality upgrading in Ribbon and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wafers, but also to the introduction of recombining defects. Furthermore, the importance and usefulness of photoluminescence technique on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substrate material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微滤膜在电路板废水方面的应用,并将其与传统的斜板沉淀及现行的超滤系统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微滤系统在电路板废水回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The influence of yttrium on oxide scale growth and adherenc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lloys and coatings for high-temperature service are designed to form selectively chromia scales, alumina scales, or, to a limited extent, silica scales upon exposure to the environment. For such oxide scales to be protective, they should be both slow growing and adherent. It turns out that the addition of yttrium to such alloys can often impart both characteristics to the oxide scale. However, the actual operating mechanisms continue to be a matter of controversy among researchers in the area of oxid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rowth and adherence of alumina and chromia scales on alloys containing yttrium, either as an oxide dispersion or as an intermetallic phas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conjunction with detailed oxide scale characterization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used for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s, especially the more recent ones, and to suggest some new mechanisms for adherence.  相似文献   
7.
安娜  夏建新 《半导体技术》2004,29(4):15-18,26
建立了一种析出模型用来模拟硼在硅中的扩散现象,描述了硼原子与离子注入引起的R.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了非活性硼峰形成的原因,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为研究硼的扩散机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为超浅结工艺模拟提供了基本模型,对于开发下一代集成电路研制的工艺模拟程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贾建波  李相前  杨文  张恒 《食品科学》2006,27(12):446-450
本文用离子交换和凝胶层析对桑黄多糖进行了纯化,并对多糖的结构、组成及理化常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弱碱性阴离子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一次串联脱蛋白,蛋白脱除率达94.96%,多糖回收率为77.77%。再经凝胶层析,得到大分子量多糖组分HHM(2.84×106Da)和小分子量多糖组分HLM(5.33×104Da),HLM和HHM的旋光度分别为[α]D25= 64.8°和[α]D25= 58.4°,由IR分析,初步推测该HHM和HLM多糖为β型吡喃多糖,由TLC法测得的HHM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HLM单糖组成分别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相似文献   
9.
伏马菌素是存在于粮食中的一种真菌毒素,去除该毒素的方法有磨碎、发酵、含氨化合物和臭氧处理等.利用密度差异法,用水和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自然条件下被伏马菌素污染的玉米,玉米样品在溶液中浸泡后,取出浮在水上的部分.对上浮的部分与不上浮的部分分别进行伏马菌素含量检测.除去上浮玉米后,用水处理的玉米样品,毒素减少66.4%,而用质量分数30%NaCl处理的样品,可以去除90.8%的伏马菌素.采用质量分数30%以及高于30%的NaCl溶液处理对去除玉米中伏马菌素的污染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用盘条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庆  冯军 《金属制品》2005,31(5):14-17
综合分析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盘条的质量控制因素,讨论82B钢的化学成分、轧后控冷工艺对盘条强度的影响,以及夹杂物和碳偏析对盘条面缩率的影响;研究造成82B盘条冷加工断裂的主要原因,重点阐述高碳钢连铸小方坯中心碳偏析和夹杂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