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新疆萨热克铜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贱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疆铜矿找矿的重大进展。矿床产于上侏罗统陆相紫红色砾岩层中,受层间断裂系统的控制,矿区内穿插少量辉绿岩脉。矿体及两侧发育广泛的褪色蚀变,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铜矿,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蓝铜矿等,脉石矿物为方解石。金属矿物主要分布于胶结物中,部分浸染状分布于碎裂的砾石裂隙中。萨热克铜矿属于后生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与区域性的盆地卤水作用有关,地质特征可与砂(砾)岩型铜矿类比,成矿过程中发生顺层断裂活动,岩石碎裂,并可能有深源物质的加入。萨热克铜矿与塔西南地区砂砾岩型铅锌矿、砂岩铜矿的成矿具有一致性,它们是喜山期盆地卤水多期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乌拉根铅锌矿为层控型矿床,主要受控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经勘探证实具有超大型资源潜力.赋矿层位及岩性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砂砾岩和古近系阿尔塔什组(E1a)底部坍塌角砾岩,具有强烈的层控特性;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的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块状砂砾岩,形成了原始矿源层;大规模盆地卤水(油田卤水)是造成铅锌矿的迁移与富集的主要因素;活动的断裂构造以及断裂破碎带为萃取深部成矿物质、含矿热卤水的形成以及循环提供了通道,形成局部的铅锌矿富矿体;氧化淋滤作用造成Pb、Zn的迁移和一定深度氧化矿的形成,是局部铅锌矿富集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
白音查干具有岩浆岩自蚀变阶段(Ⅰ)、隐爆角砾岩阶段(Ⅱ)、锡石硫化物阶段(Ⅲ)、锑矿化阶段(Ⅳ)4个成矿阶段,其中Ⅲ为主成矿阶段。闪锌矿为贯通型矿物,成分随成矿温度、压力改变发生系统性变化。Ag主要以银黝铜矿存在,少量Ag进入黄铜矿、方铅矿晶格形成类质同象银,晚阶段可能存在含银Pb-Sb(Bi)硫盐类矿物。成矿早阶段体系温度和氧逸度较高,Sn~(4+)和Zn~(2+)、Cu~(2+)、Pb~(2+)、Ag~+等分别以SnO_3~(2-)和氟络合物形式迁移。隐爆作用发生后,体系压力降低、pH值升高,金属元素以HS~-络合物形式迁移。成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后,还原性增强,HS-络合物分解,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白铁矿依次沉淀。此后体系中阴离子以SbS_3~(2-)为主,形成黝铜矿族矿物、车轮矿、脆硫锑铅矿等。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南段西拉沐伦河以北地区发育大量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高演化岩浆有关,自岩体向外构成锡钨—铜—铅锌银的良好分带。对这一地区主要脉状锡、铅锌银矿床控矿构造研究显示,成矿中心的锡钨矿与外围的铅锌矿控矿构造性质、控矿特点明显不同。侵入岩附近控制云英岩脉、锡石石英脉的断裂构造相对陡倾,主要形成于岩浆侵入以及挥发份聚集引发的水压致裂,同时受区域应力作用的影响。远离岩体的缓倾斜石英脉以及分布于成矿系统外围的铅锌硫化物脉产状复杂,多为缓倾斜状,不同矿体及同一矿体的不同部位产状不同,但矿石性质相同,控矿断裂主要形成于成矿前,在成矿期伸展背景下重新活化。区域板内伸展的构造背景、成矿中心附近受岩浆侵位的原生断裂以及外围继承性断裂共同构成锡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系统。不同断裂间的关系以及与之对应的矿化分带对锡多金属矿的找矿勘查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音查干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岩体发生大规模电气石化、萤石化、云英岩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蚀变。花岗斑岩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U-Pb年龄为(141.4±4.6)Ma,锡矿化时间与成岩时间一致。花岗斑岩经历过强烈的结晶分异演化,高Si、F,富集Cu、Pb、Zn、Sn、Ag等金属元素,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Th、U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Ti,Rb/Sr高而Zr/Hf和Nb/Ta低,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和四分组效应,为A型花岗岩。花岗斑岩具有正的ε_(Hf)(t)(9.67~14.27)和年轻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127~749 Ma),源岩为显生宙新生地壳物质。花岗斑岩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完成后的拉张背景下,软流圈物质上涌造成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6.
昆仑造山带钴矿找矿前景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钴绝大多数呈伴生矿种出现于铜镍硫化物矿床、夕卡岩矿床以及海底喷流沉积矿床中。通过对昆仑- 阿尼玛卿山- 秦岭地区不同类型钴矿或含钴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钴矿成矿条件。钴不仅可以出现于完全不同类型的矿床中,而且还可呈块状硫化物脉出现,形成高度富钴的独立钴矿床。这一地区有望迅速取得找矿突破的钴矿床类型可能是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SEDEX) ,尤其是在已发现的这类Fe、Cu、PbZn 矿床或其周围 相似文献
7.
牛苦头矿床位于祁漫塔格成矿带中西部,目前已探明铅锌资源储量逾100万t,是近年来祁漫塔格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区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祁漫塔格地区多金属矿床主要是三叠纪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然而,随着牛苦头矿区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牛苦头矿区与铅锌成矿有关的成矿岩体年龄为海西期。文章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得牛苦头沟西侧与M1、M4矿区(磁异常区)空间关系密切的岩体年龄为394Ma,此年龄与M1、M4底部岩体成矿岩体年龄一致,说明祁漫塔格地区中泥盆世可能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和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知,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早、中泥盆世处于后碰撞的构造背景,暗示着早、中泥盆世可能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另外一个重要的铅锌矽卡岩成矿期。 相似文献
8.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即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中心的铜钼矿化,周边是铅锌银矿化。成矿元素比值在垂向上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Cu/Mo比值在花岗闪长斑岩岩体中呈现低值,在岩体上盘夕卡岩中值较高。Pb/Zn比值在宝山北部脉状矿体呈现下部比值低,向上比值逐步增高的特点。在宝山西部矿体中,一部分为下部比值高,上部比值低;另一部分为下部比值低,上部比值高,可能是由于测水组砂页岩盖层的影响,成矿热液部分被阻挡反向,向下运移成矿。推测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热液运移主要通道为断裂构造,夕卡岩期成矿热液沿F_0断层上涌,硫化物期成矿热液沿F_(21)、F_(25)等断层上涌。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以铜钼矿与铅锌银矿为两个中心,表现为两个控矿构造,进而推测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铜钼矿与铅锌银矿形成于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维拉斯托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有色金属成矿带,包括花岗岩型和石英脉型锡钨矿、脉状铜锌矿,其形成与深部碱长花岗岩密切相关。通过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等手段对维拉斯托碱长花岗岩、云英岩、锡石闪锌矿石英脉3种地质体中熔融、熔流以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研究。以上3种地质体中包裹体类型由以熔融包裹体为主—以熔流包裹体为主—以气液包裹体为主渐变;熔融包裹体的固相成分以钠长石为主,少量白云母和萤石,熔流包裹体的固相成分为黄玉;由云英岩到锡石闪锌矿石英脉,均一温度降低,盐度略有降低,变化具有继承性。维拉斯托成矿流体经历了岩浆到热液的连续演化过程,晚期形成浆液过渡态流体,成矿作用始于岩浆晚期,浆液过渡态流体与锡成矿作用具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瑶岗仙复式岩体、千里山复式岩体、骑田岭岩体和九峰岩体都是亚碱性、过铝质、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花岗质岩石;而作为成矿小岩体的瑶岗仙复式岩体区别于区域大花岗岩体如九峰岩体、骑田岭岩体,其酸性和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与后者相比存在分异演化上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瑶岗仙复式岩体富含挥发分,第一期和第二期侵入岩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第三期石英斑岩同样也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但随着地质条件的改变,其沿着构造薄弱地带快速上升,并以含W元素较高的石英斑岩就位,规模明显小于前两期,且标志着成矿作用的结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