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室外微气候环境对城镇人居环境和建筑能耗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技术作为快速的预测方法能有效评价社区规划的优劣。文章选用风洞实验数据对湍流涡粘度表达式进行优化,提出新的零方程湍流模型(ZeroEQ),并与两方程湍流模型(MMK)、大涡模拟(LES)和风洞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寿安新城区零方程湍流模型的应用分析,探讨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同等计算机配置下,Zero-EQ模型比MMK模型快60%,是LES模型计算所需时间的1/15,能有效地预测不规则建筑群的流场分布;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域的风热环境特点,Zero-EQ模型可快速预测城镇微气候环境,为城区规划设计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气候干燥、风沙危害严重的塔里木盆地腹地———阿克苏市研究枣棉间作对棉花的生态环境因子及产量的影响,揭示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枣棉间作系统中光照、空气温湿度、风速等生态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及水平分布特征,探讨间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分析枣棉间作系统的经济收益.2010年,在枣棉共生期间,使用Vantage Pro2自动气象站和KS4000手持气象站观测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子,利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观测光合辐射,棉花采收前进行测产.间作系统的日平均光照为71.78%;光合有效辐射方面表现为距离枣树越远越高,反之则越低,大小关系为:W-165cm〉E-155cm〉W-105cm〉E-95cm;间作系统的日平均气温降低2.7℃,地表温度平均比对照棉田降低4.3℃,空气相对温度高3.0%,土壤水分含量高3.13%~3.62%;间作系统的防风效能达到38.6%;对棉花有一定的减产,但并不明显.枣棉间作作为新疆特有的果农间作模式之一,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为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以及枣农间作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小气候的改善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直接相关于人居生活的重要部分.本文从两个方面出发,分别综述了有关城市规划与设计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以及其改善小气候方法的研究报导,总结了相关规律和实际应用方法.目前城市小气候的界定尚不明确,主要集中在小尺度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要素影响研究主要为各物质要素对温度、湿度、风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城市规划与设计改善小气候策略研究的方向较窄,且定量说明较少,主要为整体层面的组织方法:未来更为细分的专项研究,以及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是主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热板仪进行了适当改造,通过计算机计算系统连续读取实验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运用该实验仪器,选择不同的织物,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织物微小气候空间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为了验证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将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比较,测量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较好地测试不同织物的微小气候内温、湿度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Ergonomics》2012,55(11):1088-1100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wo numerical studies on the microclimate around, and the thermal neutrality of, a sleeping person in a space installed with a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a sleeping computational thermal manikin (SCTM) placed in a space air-conditioned by a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is first described. This is followed by reporting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numerical study on the microclimate around the SCTM, including air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s and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Then the outcomes of the other numerical study on the thermal neutrality of a sleeping person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thermal neutrality for a naked sleeping person and the effects of the total insulation value of a bedding system on the thermal neutrality of a sleeping person.

Statement of relevanc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would greatly affect the sleep quality of human beings. Through developing a SCTM, the microclimate around a sleeping person has been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thermal neutral environment may then be predicted and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d sleep quality may be made.  相似文献   
6.
7.
建筑环境科学研究动态与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环境科学研究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和艺术领域,包括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电磁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建筑微气候等.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任务是在节约能源、节省资源、最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原则下,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安全、有效率的工作、居住和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对其进行合 理的规划和改造有利于改善城市热环境。揭示街道可视因子对 街道峡谷微气候和热舒适度的作用机制,可以作为城市规划设 计的理论基础。选取杭州市典型街道峡谷为研究对象,通过 实测和数据分析发现,在夏季午后,不同街道峡谷内微气候和 热舒适度存在明显差异:各街道峡谷之间空气温度、平均辐 射温度和生理等效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分别达到了2.9、 25.3和15.3℃;N-S朝向的街道热环境优于E-W朝向的街 道,但街道的开敞程度和植物遮阴会抵消街道朝向的影响。研 究也发现,在午后,街道可视因子会对街道峡谷热环境产生不 同程度的影响,天空可视因子越高,街道峡谷空间越开敞,街 道热环境和热舒适度越差;建筑可视因子与城市街道峡谷微气 候和热舒适度相关性不大;而树木可视因子则对街道峡谷热环 境具有重要影响,树木可视因子越高,街道树木的遮阴程度越 高,街道内热环境和热舒适度越佳,这种现象在E-W朝向的 街道峡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在多项科研项目的支撑下,与海内外学者共同开展的我国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调节、评估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及阶段性成果,阐明了国际(地区)合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研究做下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
The paper seeks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urban politics on the microclimate of the city of Nantes (France), in particular those initiated by the sanitarian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to find a remedy for the insalubrity that had been developing with urban densification since the late 17th century. Intensive historical research was first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fine and date the major transformations undergone by the city, its structure (densification, then widening of the streets, filling of water courses), the lifestyle habits (heating) or the building practices (appearance of stone and paving, higher buildings, insulation). This led to the definition of 5 characteristic states of the city, in 1680, 1756, 1835, 1880 and 19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