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新生代红土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云南某新生代红土型露天金矿金的粒度分布呈粗细极不均匀的特点,采用高离心力场重选工艺进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粗粒金以及微细粒金的回收难题,当原矿金品位1.1g/t,精矿金品位47.23g/t,金回收率达到86.09%,获得了满意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2.
3.
吉林省延吉市丽水宜家工程基坑深9m,经比较采用水土合算原则,内力计算选取弹性法土压力模型等方法,应力状态采用总应力法,经施工监测验证满足规范要求,最终位移量与计算值接近。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氧化铅锌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云南某氧化铅锌矿进行优先浮选—摇床重选工艺流程、优先浮选和优先浮选—浮选+重选工艺流程研究,试验得到铅品位54.12%、锌品位6.29%、铅回收率83.51%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1.78%、铅品位0.76%、锌回收率63.12%的锌精矿,有价元素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5.
采用优先浮选碳-铅硫混选分离-锌硫混选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对云南某含碳铅锌矿进行了试验研究, 成功获得了铅精矿、锌精矿, 并有效回收了硫。铅精矿中铅品位47.72%、锌品位4.25%、铅回收率48.05%、锌回收率0.38%, 锌精矿中锌品位50.27%、铅品位0.72%、锌回收率94.21%、铅回收率15.13%。铅、锌在碳产品中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6.
云南某铜矿原矿含铜1.68%,铜的氧化率为19.64%,其中结合氧化铜占13.69%,是一种复杂难选的硫化铜混合矿.由于铜泡石在矿石中含量较高,难以活化,因而精矿回收率仅为80%左右.考虑技术经济因素,较为合理的分选流程是采用原矿磨矿细度70% -74 μm单一浮选流程,可获得铜精矿品位为32.23%、铜回收率为78.48%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煤矿沿采空区两巷布置测点,对采空区温度和气体成分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确定唐口煤矿2307综采工作面自燃"三带"的范围,为防治井下煤炭自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济南市东部地区供水现状,针对东部地区水源置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按辽宁省面积均匀布点1462个,测量了各点的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内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不包括宇宙射线贡献)和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包括宇宙射线贡献)。全省原野、道路和室内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数据,都呈对数正态分布,按面积加权的算术均值(括号内为几何均值)分别为6.12(5.86)、5.86(5.40)和10.22(9.90)×10~(-8)Gy·h~(-1);变化范围分别为(1.98—17.83)、(1.28—18.53)和(4.84—25.38)×10~(-8)Gy·h~(-1)各点道路与原野和室内与原野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比值之算术均值分别为0.96和1.75;变化范围分别为0.28—2.42和0.80—4.71。全省原野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数据,既不呈正态分布,又不呈对数正态分布,其算术均值为9.89×10~(-8)Gy·h~(-1),变化范围为(5.74—21.63)×10~(-8)Gy·h~(-1)。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状态迁移图”的意义,分析源程序,程序框图和状态迁移图之间相互关系,指出按状态迁移图设计通信程序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