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油脂是动物脂肪组织经提取精炼而成的油脂。动物油脂因资源丰富,具有独特风味,广泛应用于食用油、起酥油、制备肉味香精,同时也是生产肥皂、甘油和饲料的重要原料。因动物油脂成本低廉,不法商贩受利益驱使在食用植物油或高价动物油脂中掺加低价动物油脂,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等光谱法、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及其质谱联用技术、实时分析质谱、低场核磁共振等技术应用于动物油脂掺假鉴别技术研究。本文对主要动物油脂掺假鉴别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动物油脂的掺假鉴别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药物分析的常规方法,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含量测定等药物分析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应用研究的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致畸的真菌毒素,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广泛存在于花生、玉米及其粮油食品中,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幵造成了我国粮油产品出口贸易的巨大损失。传统的化学、物理黄曲霉毒素消减技术可能存在无法觃模化应用、破坏营养成分和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难以在粮油产品加工过程中应用。因此,开展绿色、高效、稳定且大范围实用的新型黄曲霉毒素消减技术倍受广大研究学者关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収展,通过表面改性、增大比表面积等手段设计和研制选择性吸附黄曲霉毒素的纳米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作为粮油产品加工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光辐照技术在安全剂量、降解机制及对营养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迚展;生物脱毒具有高选择性、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其研究也受到了研究学者的青睐。本研究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上述3个方面的黄曲霉毒素消减新技术,幵展望了今后収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产地溯源的目的是保证农产品的真实性, 为地理标志产品、地区特征性产品产地真伪鉴别提供关键技术。近红外光谱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 因操作简单、绿色、高效、快速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产地溯源研究中。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综述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谷物、油料产品、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地溯源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农产品产地溯源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产地溯源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用85%乙醇提取,用氨丙基SiO2微球材料填充固相萃取净化小柱富集,乙醇作为淋洗溶液,吹干后用0.2 mL甲醇定容检测。采用 C18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分离,检测波长为306 nm检测。结果 该方法在0.1~10 μg/g的范围内,白藜芦醇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为 0.017 μg/g,定量限为 0.056 μg/g;加标回收率为90.4%~107.2%,相对标准偏差为1.3%~8.3%。运用该方法对30份花生样品检测,其白藜芦醇含量范围在73.24~548.51 μg/kg之间。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快速,满足花生中白藜芦醇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油菜籽氨基酸组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油菜籽中氨基酸水平的差异性。方法参照GB 5009.124-2016,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长江上中下游鄂、苏、川、贵4省油菜籽中氨基酸。结果四川省油菜籽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4.47±0.22)mg/100 mg,同时各产地油菜籽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均在33%以上,其中湖北产地最高,为34.30%。通过t检验得到两两产地不同氨基酸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半胱氨酸(cysteine,Cys)是差异性氨基酸中最显著的氨基酸。结论不同产地油菜籽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有较大差异,在加工过程中应选择适宜产地的油菜籽,从而提高油菜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杜仲籽是我国新型食用植物油原料,含有α-亚麻酸和生育酚,维生素B和桃叶珊瑚苷等丰富的营养功能成分,在食品、药品行业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发展空间,因此受到广受关注。本文查阅了国内外杜仲籽油化学组成分析、营养功能评价的研究和综述论文,总结了杜仲籽油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生育酚等和杜仲籽油粕特异成分组成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杜仲籽油及其副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面分析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为牡丹籽油的保真和掺伪鉴别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甲酯化得到脂肪酸甲酯, 采用DB-23毛细管柱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分离, 利用质谱选择离子扫描的方式进行检测分析。根据脂肪酸甲酯的质谱特征确定脂肪酸的类型, 并识别出样品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甲酯, 利用样品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时间计算其它脂肪酸甲酯的等效链长, 然后与相同或相近色谱条件下测定标准品的等效链长比较确定其它脂肪酸甲酯的结构, 并利用其质谱特征进行验证。结果 本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标准品的情况下鉴定出牡丹籽油中27种脂肪酸。结论 本法测定的牡丹籽油脂肪酸数据明显多于现有方法, 为全面认识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将之应用于保真和掺伪鉴别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食用植物油中酸价现场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将食用植物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检测371个食用植物油样本的酸价,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经过标准正态变换结合一阶导数对近红外光谱进行数据预处理,选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选取重要变量,建立食用植物油酸价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 蒙特卡洛交互验证结果显示,食用植物油酸价预测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Q2为0.9983,交互检验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为0.0461 mg/g, 独立测试集验证所得到的酸价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R2为0.9834,食用植物油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检测方法能够预测食用植物油的酸价,为评价食用油品质优劣提供快速无损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接连发生的粮食重金属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粮食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首先对当前我国粮食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综述了重金属元素前处理的方法,包括消解法、固相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并分常规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着重总结了各种重金属元素分析检测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在粮食安全中的应用。其中常规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快速检测技术有电化学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以及免疫检测技术,为保障人民群众粮食安全,积极发展粮食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技术,前处理消解技术和色谱联用技术以及快速检测技术将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