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以R410A为工质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性能,模拟计算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随工况和高低压容积比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工况下容积比与中间温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结论,在蒸发温度3~9℃,冷凝温度35~50℃范围内,相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容积比越大对应的中间温度越低,当容积比ζ在3/4~4/5之间时,循环制冷系数更为接近最大制冷系数。本研究为合理选择两级压缩高低压容积比、确定最佳运行工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热泵干燥具有节约能源、环境友好、可低温干燥、结构灵活等特点,但对不同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目前还缺乏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本文采用设定理想循环的方法,对不同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建立理想循环SM ER方程,并以此为基准对典型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构建先进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水循环式热泵干燥装置是指热泵和干燥部分通过水循环耦合而成的热泵干燥装置,是一种较适宜于中小型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型式。以典型的物料干燥工艺为基础,对水循环式热泵干燥装置的冷却器、加热器、冷水循环部分、热水循环部分、热泵部件及工质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水循环式热泵干燥装置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除霜,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并联轮换除霜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除霜时不停止制热。为分析系统的结霜/除霜特性,建立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并联轮换除霜系统理论模型。通过模拟研究蒸发器并联轮换除霜系统结霜/除霜过程中霜层和系统制热性能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5℃,相对湿度80%时,系统运行60 min时,室外机霜层厚度已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在运行40 min时开始运行除霜,除霜周期为15.76 min,获得的最大制热量为7.94 kW,最大制热COP为2.77。  相似文献   
5.
为增加空气源热泵运行的稳定性及提高其性能系数,本文提出了以R134a为工质的涡旋压缩机闪蒸器补气制冷/热泵系统。搭建了实验台对压缩机排气温度、功耗、制冷量、制热量及制冷、制热性能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凝温度为45℃,蒸发温度为-20~0℃时,与采用相同工质的单级系统相比,补气系统的排气温度降低了6.2℃,功耗增加1.4%~2.8%,制冷量和制冷COPc分别提高19.8%和17.6%,制热量和制热COPh分别提高15.3%和13.2%。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我国在带补气的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方面缺乏标准依据的问题,参照GB/T 5773—2004《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针对补气的2种基本类型,提出了相应测试方法,并结合测试实例给出了新标准制定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热泵干燥具有节能、低温干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控制热泵干燥装置运行在较佳的状态,是保证热泵干燥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基础。以带循环空气旁通的封闭式热泵,干燥装置为例,对热泵干燥装置的调控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装置的被控参数和一组较佳的控制参数,并建立了各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小型制冷压缩机包括活塞式、滚动活塞式和涡旋式等压缩机类别,其应用覆盖冷冻冷藏、空调、热泵等领域,主要服务于家用和轻商用制冷空调机组.本文较详细地梳理出我国小型制冷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并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分析其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家用“煤改电”空气源热泵,提出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替代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搭建了热泵系统实验装置。研究压缩机不同频率下,不同的毛细管长度对压缩机吸气压力、排气温度和机组制热量等制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替代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后,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毛细管长度为500 mm、压缩机频率为35 Hz时系统制热性能最优,制热量、制热COP获得最大值,而其吸气压力和排气温度适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空调末端强制对流带来的不适的吹风感,以及暖气片二次换热降低能效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带自然对流散热末端的热泵系统的循环原理.并对此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末端换热情况和散热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新型自然对流散热装置中,自然对流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52.57-58.89%,辐射散热量占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