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6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13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产过程中对中高温工艺热水的需要和采用常规工质的中低温热泵热水装置的不足,研制了一种采用新工质的中高温热泵热水装置.实验表明,生产温度为60—90℃的热水时,其工作压力低于1.4MPa,制热系数大于3.4.其采用常规部件构建工业化装置,为干燥、杀菌、漂烫、清洗、供暖等领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热水制取装置.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使用pH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叙述了 pH计的结构、原理、标准液的配制基础上 ,主要介绍了 pH的标定、校准和使用维护。  相似文献   
3.
一种连续冷冻浓缩装置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界面渐进原理的新型连续式冷冻浓缩装置。该装置通过将制冷过程和浓缩过程有机结合,具有结构简单、调控性强、适用料液广、能源效率高等优点。初步分析表明该装置从料液中除去1t水的电能消耗低于5kW·h,在果蔬汁浓缩、海水淡化等领域均具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热泵式流化床干燥装置及其应用优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热泵式流化床干燥装置干燥食品的突出优点是节能和食品干燥质量好。本文对热泵式流化床干燥食品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热泵式流化床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对这种新型装备的推广与普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及其技术思路进行了探讨,并对热泵式流化床食品干燥成套装备的市场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热泵干燥具有节约能源、环境友好、可低温干燥、结构灵活等特点,但对不同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目前还缺乏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本文采用设定理想循环的方法,对不同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建立理想循环SM ER方程,并以此为基准对典型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构建先进结构的热泵干燥装置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内加热式热泵干燥装置通过导热加热方式提供物料中水分气化所需热能,可获得较高的能源效率和除湿能耗比。在介绍内加热式热泵干燥装置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其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主要部件选型参数的计算公式,为内加热式热泵干燥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继红  陈东 《节能》2002,(6):12-15
热环是用于非相邻冷热源间热量传递或余热回收的节能装置。本文对热环的基本原理、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此基础上 ,分析建立了热环的输热能力、输热系数、工作温度等性能指标的计算方程 ,并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循环式热泵干燥装置是指热泵和干燥部分通过水循环耦合而成的热泵干燥装置,是一种较适宜于中小型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型式。以典型的物料干燥工艺为基础,对水循环式热泵干燥装置的冷却器、加热器、冷水循环部分、热水循环部分、热泵部件及工质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水循环式热泵干燥装置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演播室自1987年彩电中心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担负着本台新闻和新闻专题的制作与播出任务。十年的长期使用,演播室的系统设备多已老化,技术上也已落后。十年来,演播室的部分设备已陆续更新,如摄像机、录像机、字幕机等,但演播室的核心设备视频切换台、调音台等,因每天都不间断的繁重制作和播出任务一直没有机会进行更新改造。今年2月,  相似文献   
10.
热泵干燥具有节能、低温干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控制热泵干燥装置运行在较佳的状态,是保证热泵干燥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基础。以带循环空气旁通的封闭式热泵,干燥装置为例,对热泵干燥装置的调控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装置的被控参数和一组较佳的控制参数,并建立了各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