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3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1篇
轻工业   39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为建立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分离检测甘蔗中多酚类化合物绿原酸、阿魏酸、表儿茶素的方法,采用C18毛细管色谱柱,以NaH2PO4和甲醇为流动相,优化了流动相比例、缓冲盐pH、缓冲盐浓度、分离电压、流速等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为15.0 mmol/L NaH2PO4+12.5 mmol/L庚烷磺酸钠(pH5.0)/甲醇(50:50,V/V)、分离电压为1 kV、流动相总流速为0.06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的色谱条件下,绿原酸、阿魏酸、表儿茶素分离较好,在20~32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8、0.9922、0.9971,检出限分别为0.14、0.75、1.65 μg/m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2%、2.69%、1.1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9%、100.71%、99.01%。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甘蔗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铁离子还原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绿咖啡豆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绿咖啡豆绿原酸具有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绿咖啡豆绿原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光照对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影响;pH值对稳定性影响显著,且绿咖啡豆绿原酸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传统柱色谱法的缺点,达到从金银花中分离富集绿原酸的目的,利用V(乙醇):V(乙酸乙酯)=9:91混合有机溶剂选择性萃取方法,从金银花浸膏中富集得到绿原酸萃取液,经过简单活性炭吸附除杂、减压蒸馏浓缩和重结晶得到绿原酸晶体。绿原酸的萃取率约为36.63%,纯度达98.63%。这为分离纯化绿原酸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液-液萃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辅助法对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通过回归分析各工艺参数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并由此预测最佳的工艺条件。绿原酸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绿原酸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75 min,甲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270 W,提取温度45℃,绿原酸的提取得率预测值为2.532%,而在此试验条件下,绿原酸提取得率为2.529%。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猪殃殃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5μm(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4%磷酸(23∶77);检测波长为324 nm;流速为1 m 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25℃。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可快速、准确用于猪殃殃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醚酰亚胺(PEI)超滤膜来纯化绿原酸,并通过荷正电的季铵化壳聚糖/聚醚砜(HACC/PES)复合纳滤膜对其进行浓缩。结果表明:通过超滤与纳滤膜技术的集成可以在不引入二次污染的条件下实现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利用超滤膜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绿原酸的纯度,而荷正电纳滤膜对绿原酸的截留率达到92%,可以有效地实现绿原酸的浓缩富集。  相似文献   
8.
以葵花壳为原料,以乙醇为萃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研究了葵花壳中绿原酸的微波协助萃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原料质量与萃取剂体积之比)1:20(g/mL),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300 W,pH值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葵花壳中绿原酸提取率为5.862 mg/g。对葵花壳绿原酸粗提取物进行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研究表明,葵花壳中的绿原酸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更好,清除能力更强,其最大清除率为60.42%。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对不同树龄及不同年生长月份银杏叶中总黄酮、总萜内酯、莽草酸、绿原酸4种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树龄对银杏叶中绿原酸、总黄酮、总萜内酯含量有影响,莽草酸含量受树龄影响较小。不同树龄中,1~10年银杏叶中总黄酮、总萜内酯均达到药典要求,而上100年的银杏叶中总萜内酯含量低于0.25%,质量达不到药典要求。4月至9月银杏叶中总黄酮、绿原酸含量随采摘月份增加而下降,而总萜内酯则随叶子年生长月份变大而升高,含量8~9月达到最高,莽草酸含量随月份变化影响较小。研究了不同树龄及不同年生长月份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总萜内酯、莽草酸和绿原酸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为银杏叶中4种活性成分进行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以杜仲绿原酸(CA)为原料,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考察Cu2+、Zn2+和Pb2+对C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存在不会改变CA对BSA的猝灭类型,但对其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常数(K)以及结合位点(n)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CA与BSA之间的反应属于自发型,主要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Zn2+和Pb2+的存在不会改变其作用力类型,Cu2+则会使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吸引力为主;Zn2+和Pb2+会将供体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距离分别减小1.975%和14.07%,Cu2+的干扰使CA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增大11.58%;同步荧光光谱显示CA与BSA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都有相互作用,三维荧光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猝灭剂对BSA构象及微环境会引起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