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昔格达地层因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导致工程性质极差,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从而在川西南地区的工程建设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抗滑桩作为整治滑坡和稳定边坡的主要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工程设计中往往偏于保守。因此,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抗滑桩的结构进行设计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首先对成昆新线攀枝花南站路基试验段工程某一典型断面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边坡失稳破坏判别条件的选取、安全系数取值影响因素并分析抗滑桩的设桩位置、桩间距等对加固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复杂且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综合考虑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坡角及坡高等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为判别边坡稳定性建立出新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学习能力强大的神经网络及推理功能突出的模糊逻辑,通过改进的爬山聚类法进行结构学习,并利用 BP 算法和最小二乘估计法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算法来调整参数,进而大幅度提高模型判别能力。经工程实例测试证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判别边坡的稳定性,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根据砂土液化问题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了一种判别砂土液化发生可能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提出的砂土液化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中,通过综合地震烈度、标贯击数、地下水位和平均粒径等影响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采用梯形隶属函数并分别给出各因素隶属函数的表达式。通过工程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计算过程简单明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锻锤基础及其地基土所承受的重复冲击载荷的特性,将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应用于锻锤基础系统的疲劳损伤问题,分析了地基土在重复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特性。通过研究发现,振幅随离基础中心距离增大而衰减,随离基础中心垂直深度的增大而衰减。同时,锻锤锻打引起的损伤增长对地基土表面或地基土深度上各点的最大振幅比都有极大影响。文中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损伤力学的角度,对传统的剑桥模型进行修正.方法通过建立一种土体损伤演化本构模型,研究常见的中心差分、Galerkin差分和全隐式差分等3种格式对Biot固结损伤有限元分析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3种差分格式对利用Biot固结损伤有限元计算路基沉降和孔压时的影响很小,得到的解答基本一致;但Crank—Nicholson差分、Galerkin差分和全隐式差分等这三种积分常数在影响材料损伤发展方面不同,Crank—Nicholson差分影响最小,而全隐式差分影响最大;在影响材料硬化率方面,影响规律与损伤发展影响规律正好相反,即Crank—Nicholson差分影响最大,而全隐式差分影响最小.结论修正后的模型对于解决包含此类问题的工程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polymer,FRP)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加固工程中。FRP与混凝土界面间的粘结性能是影响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准确预测FRP嵌入式加固(near-surface-mounted,NSM)NSMFRP–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运用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expressionprogramming,GEP)方法,选取混凝土抗压强度、粘结长度、槽深宽比、FRP轴向刚度、FRP抗拉强度及环氧树脂抗拉强度等6个参数作为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NSMFRP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预测模型,提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通过比较粘结强度预测值与实验值,发现二者较为接近,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该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其可以反映粘结强度与单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即粘结强度随着粘结长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槽深宽比及FRP轴向刚度等因素的增大而增大。将该GEP模型与经验模型及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并选取6个统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EP模型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较高,各项误差指标均较小,决定系数分别为0.793和0.787。总体而言,GEP模型的精度略优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二者的精度均远高于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