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流体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界面的确定对油藏开发经济评价、储量计算以及布井和射孔方案的设计等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虽然可用于确定流体界面位置的方法有多种,但每种方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种方法的都能适用。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流体界面估算法,即毛管压力曲线法。文中以油水过度带内的流体界面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毛管压力曲线法具有原理简单、易于编程和所需资料少等优点。实际应用表明,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接近,完全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开发阶段确定采收率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3.
基于风险价值约束的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基于风险价值约束的动态均值-方差项目投资组合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控制带约束的随机线性二次型(LQ)控制问题.在讨论该随机LQ控制问题的解之后,给出投资组合动态数学模型对应的随机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方程的解,得出了有效边界和最佳策略,讨论了风险价值约束的影响.最后,针对某油田勘探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应用上述结论求出该实例的解,并讨论了风险价值约束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与稀油注CO2提高采收率机理不同,CO2与稠油无法达到混相,因此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差别很大,特别是在热化学复合采油过程中,注入的CO2主要发挥隔热、降黏、增能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对稠油油藏注CO2驱替效果的影响,在稠油样品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原油黏度、温度、压力和渗透率对稠油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的影响。温度对采收率影响最大,其他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渗透率、压力、油样类型。根据实验结论及认识,综合考虑地层温度、油藏渗透率等因素,在胜利油田开展了稠油油藏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从矿场实际生产结果来看,油藏温度增加以及油藏渗透率提高,都有利于注CO2吞吐开发,都能够有效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5.
木粉价廉、来源广,含大量木质纤维素,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用木粉复合水凝胶作为驱油剂,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丙烯酰胺为原料、力化学改性木粉(PWF-BA)为填充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了改性木粉复合水凝胶。研究了复合水凝胶的弹性、黏性、抗剪切能力及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经过化学处理后,木粉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基本被去除;随球磨时间增加,颗粒尺寸和结晶度显著降低,比表面积增加。当球磨时间为4 h时制得的木粉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界面相互作用,复合水凝胶的拉伸性能和在85℃盐水中的抗老化性能良好,可在三次采油中作为驱油剂使用。图12参14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及其流线方法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种实用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在力求对模型简化描述的同时,较为全面地考虑了驱替过程的主要生化、渗流机理.论述了微生物在油层中的生长、代谢和基质消耗状况.考虑了扩散和吸附,建立了描述微生物菌体、营养液、代谢产物在油层中的运移方程,同时对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岩石、油、水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引起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为了实现生产动态的快速预测,用流线方法替代传统的有限差分法求解该模型.在结合边界元方法确定复杂边界条件下稳态渗流场流线分布的基础上,对流管内的一维渗流问题进行了求解.应用显式全变差递减(TVD)法求解了饱和度方程.在浓度方程求解过程中,空间项离散采用Crank-Nicolson差分格式,对滞留项系数变量进行了拟线性处理,保证了计算的稳定性.该模型输入参数较少、计算速度快,适应于对任意形状边界条件下各种井网配置的微生物驱油动态的计算,是油田微生物驱油的早期筛选及油藏动态管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专门撰写纪念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纪念文章,感怀曾经的光荣岁月,肯定胜利的贡献成就,提出殷切的期望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石油工业的深切关怀,胜利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泡沫封堵特性和高温蒸汽氮气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开展了发泡剂浓度、温度、气液比、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对3种发泡剂生成泡沫封堵能力影响规律、发泡剂浓度和蒸汽氮气混注比对蒸汽泡沫复合体系封堵特性影响以及不同发泡剂单管和双管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阻力因子随发泡剂浓度、气液比、渗透率增加而增大,后期增加速度较缓,最佳质量分数和气液比为0.5%和1∶1;阻力因子随含油饱和度增加而减小,含油饱和度大于0.2时,泡沫基本失去封堵能力;1#、2#发泡剂生成泡沫的阻力因子随温度增加而降低,3#随温度增加而升高;蒸汽氮气泡沫混注时,最佳质量分数和蒸汽氮气混注比为0.6%和3∶2;注2#和3#发泡剂的蒸汽氮气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20.82%和17.05%;2#发泡剂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为13%和24.6%,3#发泡剂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为9.05%和21.9%,2#发泡剂性能优于3#发泡剂。  相似文献   
9.
薄储层超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发现厚度小于6 m、原油粘度大于50 000 mPa·s的薄储层超稠油低品位储量7×108 t,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由于原油粘度高、薄储层散热快、热利用效率低,传统注蒸汽热采技术产量低,难以经济有效动用,亟待突破形成新型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研发了超稠油专用降粘剂,阐明了“汽剂耦合降粘、氮气保温增能、热剂接替助驱”热化学复合采油机理,自主研发了热化学复合采油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注采工艺参数优化图版。攻关形成了水平井裸眼筛管防砂完井工艺及配套工具、热采水平泵注采一体化工艺、稠油热采采出水余热梯级利用和资源化回用方法等薄储层超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建成了年产百万吨薄储层超稠油生产基地,连续5年稳产100×104 t以上。形成的稠油热采升级换代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和老油田采收率,对保障国内原油稳产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与储层孔喉匹配性是实现驱油体系有效注入和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基于物理模拟研究,建立黏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多孔介质孔喉匹配关系图版。优选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砂组聚合物驱后油藏典型单元作为先导试验区,在目标储层孔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所建立的匹配关系图版,研制适合目标储层的黏弹性颗粒驱油剂,联同聚合物与阴非两性表面活性剂构建适合目标储层的高效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非均相复合驱技术能有效动用不同类型、不同孔径孔隙中的剩余油,提出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对剩余油的微观动用机制。矿场实践证实,试验区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了4.7 MPa,启动压力上升了5.1 MPa,平均阻力系数达1.7,矿场油藏压力分布更加均匀,驱替更加均衡;截至2020年5月,试验区已取得显著降水增油效果,生产井综合含水率下降了6.3%,日产油量由39 t/d升至141 t/d,数值模拟预测在聚合物驱后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7.6%,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