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8篇
  免费   1909篇
  国内免费   760篇
电工技术   1405篇
综合类   1579篇
化学工业   2968篇
金属工艺   516篇
机械仪表   1356篇
建筑科学   1005篇
矿业工程   239篇
能源动力   2134篇
轻工业   353篇
水利工程   178篇
石油天然气   762篇
武器工业   244篇
无线电   13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6篇
冶金工业   671篇
原子能技术   703篇
自动化技术   44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700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勇  庄亚平  姚勇  马腾达 《涂料工业》2022,52(10):14-18
为研究盐雾和运行辐射对安全壳涂层传热性能的影响,采用盐雾叠加辐照的试验方法开展了对涂层水接触角、比热、导热系数、发射率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试件按照实际工程材料及涂层标准制备,盐雾试验中每 1 000 h对试件进行测量,试验总时长 3 500 h;辐照试验中每 2. 5×106 Gy对试件进行测量,总累积剂量为 1×107 Gy。结果表明:叠加老化对涂层的宏观形貌无明显影响;试验后,涂层的比热值在 0. 97~1. 01 J/(g·K)之间,发射率约为 0. 96,比热和发射率较初始值有所升高;涂层的水接触角在 63°~69°之间,导热系数在 0. 98~1. 22 W/(m·K)之间,水接触角和导热系数较初始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3.
王云涛  孙鹏  吴正刚 《安装》2021,(4):54-56
本文以海外某水利输配水工程为例,通过在管径DN1600压力钢管上设置液控缓闭止回蝶阀、三阶段防水锤复合排气阀、开式双向调压塔等技术措施,并应用Pipe2016 Surge软件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水锤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钢管应力,在满足招标技术要求的同时优化泵站及输配水压力钢管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临界/次临界点堆中子动力学模型、燃料棒传热模型、热交换器和多孔介质等辅助热工水力模型,采用显式迭代和动态链接库技术(DLL),利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FLUENT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实现中子动力学、燃料棒热传导等和快堆堆池冷却剂流动换热的耦合计算,开发池式快堆多物理耦合计算程序CFD/PF。采用CFD/PF开展小型自然循环铅铋快堆SNCLFR-10无保护超功率事故(UTOP)模拟,并与国际知名快堆多物理耦合分析程序SIMMR-III的计算结果开展Code-to-Code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FD/PF与SIMMER-III的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耦合程序的开发取得了初步成功,可用于分析池式快堆堆池内的复杂三维流动和换热现象。   相似文献   
5.
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流场实验与传热实验相结合,研究了内插螺旋立式上行管的螺旋节距、丝径、中径比等结构参数在不同Re下对流场、阻力及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插螺旋能够有效扰动和混合管内流体,使管内形成多个纵向旋涡的流体结构、增大管壁附近液体涡量,有利于强化传热。当Re相同时,管内平均流速v、Nu和综合换热性能PEC均随丝径增大而增大,随中径比减小而增大;随节距增大,3种参数均出现增大的趋势,节距大于20 mm后开始减小。管内流体的阻力f随丝径和节距增大而减小,随中径比增大而增大。综合比较,在较低Re时,节距p=20 mm、丝径e=1.6 mm、中径比D/d=0.75时综合传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智能决策是构建智能车间的关键要素之一,准确掌握系统实时运行状态是影响智能决策制定的先决条件。针对自动化/人工两类站位混合并存的装配系统,提出一种系统运行瞬态阶段实时产能的计算方法。首先,基于信息熵理论与认知可靠性模型构建站位可靠性模型;其次,通过构造工作站位与缓冲区的瞬时状态集,完成系统运行中工作站位瞬态行为的逆向建模;然后,建立系统瞬时状态映射关系矩阵,通过递推法对系统的瞬态产能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着陆缓冲机构是着陆器实现行星探测软着陆的关键部位之一,它的缓冲性能直接关系到着陆器是否能安全地在行星表面实现软着陆。根据某院提供的火星着陆器模型,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着陆器的合理简化模型,为了提高分析着陆器软着陆过程冲击响应的准确性,采用MSC公司的Patran/Dytran有限元软件,用瞬态动力学的方法对着陆器的缓冲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十分吻合,着陆器的缓冲和传力性能良好。因此,采用拉杆缓冲的桁架式火星着陆器是可行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也为今后的火星探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路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相变传热装置,其性能与位于蒸发器和储液槽之间的毛细芯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更深入研究双层毛细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颗粒直径铜粉制备双层毛细芯,在毛细芯总厚度为5 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大粒径和小粒径层的相对厚度来改变毛细芯厚度比,对平板型蒸发器环路热管启动和变工况运行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不同厚度比的双层毛细芯启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启动过程中出现小粒径层蒸发效率低引起的温度过冲和环路热管中气液两相流变化导致的温度振荡;同时存在一个较优的双铜层毛细芯厚度比,大粒径(180~280μm)铜层厚度为3 mm可提高蒸发效率,小粒径(56~71μm)铜层厚度为2 mm可提供足够毛细抽吸力保证环路热管稳定运行。搭载该厚度毛细芯的环路热管不仅启动速度快(125 s),而且总热阻和蒸发器壁面温度均最低,最大加热功率达到120 W(21.10 W/cm~2),对应热阻为0.17 K/W。  相似文献   
9.
李晓静  张永春  陈绍云 《化工进展》2020,39(5):2026-2032
羟乙基乙二胺(AEE)水溶液的CO2循环吸收量高(1.2molCO2/molAEE),吸收速度快,稳定性好,但解吸速度慢、解吸量少(0.8mol CO2/mol AEE)是限制该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向AEE水溶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5%~0.20%的改性氧化钛(TiO2-MWCNT和TiO2-OH)强化AEE的解吸能力。CO2循环吸收(40℃)-解吸(120℃)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氧化钛的添加比氧化钛强化CO2解吸效果更好,强化顺序为TiO2-MWCNT>TiO2-OH;其对应的最大解吸速率分别为0.093L/min(质量分数0.15%)和0.083L/min(质量分数0.20%),相对于AEE水溶液,分别提高了32.9%和18.6%;其对应的最大解吸量分别为0.92molCO2/molAEE(质量分数0.15%)和0.88molCO2/molAEE(质量分数0.20%),分别提高了12.2%和9.7%;其对应的CO2循环吸收量分别是0.95molCO2/molAEE(质量分数0.15%)和0.89molCO2/molAEE(质量分数0.15%),分别提高了18.75%和11.25%;5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氧化钛强化CO2解吸效果稳定,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对反应后的改性氧化钛进行XRD、BET、FTIR和SEM表征,结果表明改性氧化钛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TiO2-MWCNT和TiO2-OH在促进有机胺溶液解吸CO2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变密度法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的稳态传热拓扑优化模型,完成了变截面梁和圆锯片的传热拓扑优化,散热弱度最大分别降低了68.78%和74.82%,同时减重39.03%和23.75%;重点研究了各向异性因子和材料方向角对各向异性材料结构最优拓扑构型及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散热效果均随各向异性因子增加而增强,当各向异性因子小于和大于1时,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的散热性能分别劣于和优于各向同性材料结构。变截面梁的材料方向角及各向异性因子对其最优拓扑构型及散热效果影响很大;而对于几何形状及热载荷均对称的圆锯片,其材料方向角对最优拓扑构型及温度分布无影响。变截面梁的材料方向角建议在60°~75°之间取值,在各向异性材料结构传热拓扑优化中,合理选择各向异性因子和材料方向角可获得较优拓扑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