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装载机百年历史长河中,几十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开发了数百种不同型号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也有数十种不同的设计。以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类型为主线,以时间轴为辅线,选取25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设计,介绍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的演变史,为面向工况的工作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发动机制动为例,说明了辅助制动产生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阐述了辅助制动时控制变速器的速比原因,并说明了最合适的变速机构为无级变速器。通过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和性能比较等方法分析了辅助制动对前轮驱动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在紧急制动时辅助制动对整车的理想制动力分配、同步附着系数和附着系数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各种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优缺点,说明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优越性。在介绍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系统组成和主要部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系统存在着明显的时滞性和非线性,其中时滞性是引起常规控制算法速比跟踪过程中实际速比波动的根本原因。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无级变速器速比智能预测控制器,该控制器以支持向量机非线性模型作为控制器的预测模型,解决线性预测模型失配问题;以混沌优化算法作为控制器的滚动优化策略,解决最佳控制量实时计算的问题。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应用智能预测控制器,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都得以提高:在稳态跟踪过程中,速比的波动更小;在阶跃响应中,超调量和过度时间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同轴并联混合动力装载机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载机输出功率呈明显的周期性急剧波动且能耗率较高,非常适合发展混合动力技术,与汽车相似,混合动力装载机也有多种结构形式,详细探讨了同轴并联混合动力装载机的控制策略.同轴并联混合动力装载机的载荷感知问题是控制策略的关键,比较了油门踏板载荷感知方案、变矩器转速比载荷感知方案和需求转矩在线估计方案,最终采用需求转矩在线估计方案感知装载机载荷,并按照该载荷感知方案制定了控制策略.利用Cruise软件搭建同轴并联混合动力装载机仿真平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控制策略模型,通过联合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获得了约11%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混合动力驱动理论分析了装载机的工作循环,结合混合动力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ISG的同轴并联混合动力装载机结构方案。在Cruise环境下搭建了传统装载机和混合动力装载机两个仿真模型,传统装载机仿真模型用于与试验数据对标以提高模型的仿真精度,混合动力装载机模型在传统装载机模型基础上改建而成。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混合动力装载机的控制策略模型,将控制策略模型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嵌入到混合动力装载机仿真模型中实施联合仿真。在装载机的"V"型工作模式下进行传统装载机和混合动力装载机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动力装载机可以比传统装载机节约燃油10.7%。  相似文献   
7.
以某国产汽车的参数为数据,在AMESim环境下搭建了该车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厂家公布的试验数据对比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10%的偏差。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避免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号装载机在转向时出现异响的问题,对原地怠速、原地最高转速、原地怠速转向和原地最高转速转向等4种工况下方向机底部振动和方向盘上方附近噪声进行测试与分析,并对方向机进行模态仿真研究,通过试验和仿真的综合分析,确定装载机转向异响的产生机理,提出治理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该转向异响是转向器内液压油的周期性压力...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从佳木斯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佳木斯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某装载机驱动桥大螺旋齿轮的开发过程中发现,齿轮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早期断齿失效的情况。通过宏观检验、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以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大螺旋齿轮断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根圆角曲率半径和啮合斑点尺寸过小以及轮齿心部硬度较低,导致齿轮根部应力集中作用加强是该大螺旋齿轮轮齿过早疲劳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断齿失效原因,对大螺旋齿轮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