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PCR检测食用油中内源性DNA是鉴定食用植物油品种真实属性,检测食用油掺假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由于精炼的食用油中DNA含量极低,如何有效富集食用油中的DNA是实现PCR鉴别粮油的关键。因此,作者研究了磁珠法富集食用油中的DNA并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芝麻油、菜籽油、稻米油的内源基因。结果表明经过5次乳化后和磁珠进一步富集水相中的DNA,实时荧光PCR成功检测到了食用油中的内源性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进一步证明实现了上述3种食用植物油的定性鉴定。  相似文献   
2.
双丝双弧埋弧焊是近年来在中国建筑钢结构制造企业逐步推广的高效焊接设备,本文主要是研究使用双丝双弧埋弧焊设备焊接H型钢,并采用不清根技术进行生产作业,经过多次不同方案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双丝双弧埋弧焊不清根技术焊接工艺参数、作业基准,最终获得了与传统清根全熔透焊接工艺相同的焊接质量。该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生产作业环境,为双丝双弧埋弧焊的推广应用及全熔透焊缝的施工方法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葛文亮  林璐  胥传来 《包装工程》2019,40(23):59-63
目的快速检测湖水中的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方法试验设计一种新型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半抗原,并成功与载体蛋白偶联,经过小鼠免疫、细胞融合技术和三次亚克隆等方法,成功筛选出了可以稳定分泌BADGE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成功制备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针对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cELISA)。基于单克隆抗体,绘制了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的IC50=1.15 ng/mL,检测线性范围IC20~IC80为0.16~8.15 ng/mL。通过加标回收实验,BADGE在湖水的添加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结论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单克隆抗体在实际湖水样品检测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及其组件由于其特殊的电学、光学和磁学等性质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作者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分子模板介导的纳米自组装方法、纳米自组装超结构的光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纳米材料作为光学传感器在生物超灵敏检测方面的应用,对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纸质玩具中双酚A(BPA)和双酚S(BPS)经口暴露途径下的迁移规律,并考察BPA和BPS迁移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IC-ELISA)检测方法和Fick第二定律研究不同温度(4,37,60℃)、盐浓度(0.001,0.01,0.1 mol/L)、pH(4,7,9)条件下双酚类物质经口暴露下的迁移规律,模拟纸质玩具中BPA和BPS的迁移过程.结果 双酚类物质迁移量与温度和盐离子浓度呈正相关,且在酸性和碱性条件的模拟液中溶出增加,纸质玩具中BPA和BPS经口暴露途径下的迁移规律符合Fick第二定律.正常迁移模拟条件下(37℃、盐浓度0.01 mol/L、pH=7的唾液模拟液)测得BPA和BPS的迁移系数分别为1.3×10-17,6.6×10-18 cm2/s.结论 基于酶免疫检测方法,构建了纸质玩具中BPA和BPS的迁移模型,并成功应用于预测纸质玩具中双酚类化合物的迁移情况,根据纸质玩具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模拟实验,计算双酚类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系数,并拟合迁移模型,预测盲样中BPA和BPS的迁移情况,与实际迁移情况对比,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际迁移量基本一致,此项工作对于儿童纸质玩具中双酚类物质的风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方法合成的生物素免疫原免疫小鼠,利用所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建立针对生物素的间接竞争酶联吸附测定方法。所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吸附测定方法对生物素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较高的灵敏度,其对生物素半抑制率质量浓度为2.01 ng/m L,最低检测限为0.32 ng/m L,并且对液态奶、奶粉等样品中的生物素含量具有准确的检出性。与国标相比,所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吸附测定方法具有结果稳定,操作方便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设计研发一套织针研磨智能系统,系统将多个研磨工作台并联组合,配合所设计的织针输送系统及工业机器人协调控制实现织针研磨加工自动化生产,采用PLC作为主控制器,配合所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织针研磨智能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并对织针单位加工时间及产品合格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织针研磨智能系统能够替代人工上下料作业模式,完成织针输送、上料、下料、系统故障诊断及监控等协调控制,提高产品加工效率与产品质量,能够促进织针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