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5篇
  免费   3671篇
  国内免费   1481篇
电工技术   2095篇
综合类   2370篇
化学工业   2699篇
金属工艺   1234篇
机械仪表   1323篇
建筑科学   3849篇
矿业工程   3170篇
能源动力   777篇
轻工业   1342篇
水利工程   970篇
石油天然气   3637篇
武器工业   111篇
无线电   9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23篇
冶金工业   3084篇
原子能技术   1480篇
自动化技术   157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945篇
  2020年   995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785篇
  2017年   915篇
  2016年   1032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762篇
  2013年   2057篇
  2012年   2045篇
  2011年   1984篇
  2010年   1416篇
  2009年   1431篇
  2008年   1212篇
  2007年   1585篇
  2006年   1532篇
  2005年   1318篇
  2004年   1214篇
  2003年   1082篇
  2002年   993篇
  2001年   886篇
  2000年   707篇
  1999年   647篇
  1998年   471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井所获取的地层岩心资料,揭示该地区下志留统风暴沉积较为发育。基于精细的岩心观察描述,详细分析了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下段中上部风暴沉积的特征,并阐明了风暴作用对泥页岩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风暴岩岩性偏细,以粉砂岩为主,石英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具2种不同的粒度概率曲线;主要发育底部冲刷面、块状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波纹交错层理、准同生变形构造等沉积构造;垂向上主要识别出4种风暴沉积序列,均具有从底到顶粒度变细的沉积特征,不同的沉积序列与风暴流能量的强弱有关。下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频繁的风暴活动与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和古气候条件具有内在联系。特大型风暴对浅海陆棚深水区的细粒泥质沉积物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降低有机质含量、减少单层厚度、破坏垂向连续性、改变原始沉积构造和侧向稳定性等,总体上降低了泥页岩的品质。因此,研究认为在页岩气的勘探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风暴因素对陆棚深水区原始泥质沉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Hydrogen is among a few promising energy carriers of the future mainly due to its zero-emission combustion nature.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 to renewable. Hydrogen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immature and serious knowledge gaps do exist in its production, transport,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Although the economical generation of hydrogen to the scale required for such transition is still the biggest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unlocking the large-scale but safe storage is similarly important. It is difficult to store hydrogen in solid and liquid states and storing it in the gaseous phase requires a huge volume which is just available in subsurface porous media. Sandstone is the most abundant and favourable medium for such storage as carbonate rock might not be suitable due to potential geochemical reactions.It is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that interaction of the host rock-fluid and injected ga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fluid flow, residual trapping, withdrawal, and more generally storing capacity. Such data for the hydrogen system is extremely rare and are generally limited to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while being not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ality of rock-brine-hydrogen interaction(s). Therefore, we have cond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a series of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o monitor hydrogen (H2) and Nitrogen (N2) gas saturations during the drainage and imbibition stages unde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at represent shallow reservoirs. To avoid any geochemical reaction during the test, we selected a clean sandstone core plug of 99.8% quartz (Fontainebleau with a gas porosity of 9.7% and a permeability of 190 mD).Results show significantly low initial and residual H2 satur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N2,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injection flow rate or capillary number were the same or not. For instance, when the same injection flow rate was used, H2 saturation during primary drainage was 4% and it was <2% after imbibition. On other hand, N2 saturation during the primary drainage was 26% and it was 17% after imbibition. However, when the same capillary number of H2 was utilised for the N2 experiment, the N2 saturation values were ~15% for initial gas saturation and 8% for residual gas saturation. Our results promisingly support the idea of hydrogen underground storage; however, we should emphasise that more sandstone rocks of different clay mineralogy should be investigated before reaching a conclusive outcome.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广泛使用类型标准化进行方法校正。在国外,标准和文献中鲜见使用此方法的相关论述。类型标准化主要采用平移校正和转动校正两种方式,哪种方式更加合理也鲜见报道。国外设备类型标准化的默认设置优先采用转动校正方式,相关国内标准对最优校正方式的规定尚不明确,此默认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探讨。实验选用低合金钢20CrNi2Mo、R407标准样品和不锈钢317L、0Cr18Ni9标准样品,引用国内相关标准,以正确度临界差为评判依据,模拟类型标准化样品和待测样品“十分接近”和“接近”两种情况下平移校正和转动校正的数据正确度。经数据统计分析,平移校正分析结果均满足要求,转动校正结果在“接近”情况下部分元素不满足要求。结合相关国家标准中元素含量范围和精密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允许最大偏倚量并制作曲线图方式展开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满足文中类型标准化控制要点前提下,分析设置更适合于采用平移校正方式。  相似文献   
4.
运用放射性元素寻找油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勘探手段。近年来,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富烃凹陷周边古近系钻遇高自然伽马(GR)砂岩,其GR值(100~300 API)甚至大于同区泥岩的GR值(100~200 API)。为了弄清该特殊现象背后的地质意义,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高自然伽马砂岩开展了铀(U)、钍(Th)、钾(K)等3种元素含量与GR值的相关趋势线分析,从井震特征、岩性特征及矿物成分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砂岩GR值增高的主要原因及成因机制,探讨了放射性元素聚集的条件、运移通道、驱动力以及油气意义。结果表明:西江、惠州地区由U含量增高导致砂岩GR值偏高,恩平、番禺地区由K,Th含量增高导致砂岩GR值偏高;砂岩GR值增高有两大成因机制,一是地下流体带来的放射性元素离子U4+在氧化-还原面处富集后导致地层GR值偏高,这种特殊现象说明在具有连通基底大断裂旁的圈闭中,U4+的富集指示了曾经油气的存在,证实了研究区油气运移通道的有效性,对于油气藏的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二是地表流体带来的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大量沉积后导致地层GR值偏高,含放射性元素矿物性质不稳定,可指示近源供给的存在,对于判断物源及沉积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成果为预测研究区油气成藏有利区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渗流作用下新型装配重力式挡土墙应力变化及墙体排水通道对墙后土体固结的影响,采用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渗流作用下墙体应力变化趋势及墙体排水通道对墙后土体固结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向排水通道对墙后土体固结效果的影响优于纵向排水通道对土体固结效果的影响,墙体底部横向排水通道的影响作用最显著;渗流作用下墙体应力由上往下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墙体下部所受最大水平剪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6.
7.
杨晓光 《山东煤炭科技》2020,(4):169-170,174
由于小青煤矿北二采区顶板含水砂岩较为发育,给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对顶板砂岩沉积、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4煤层顶板含水砂岩的富水性。该项研究对类似条件下其他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网络链路干扰大、误码率高等特点,以及TCP Westwood算法(TCPW)存在估算带宽时过度依赖包的反馈,缺乏区分传输过程中丢包类型的缺点等问题,提出一种TCPW拥塞控制优化算法--TCPW-F。该算法利用发送速率等构建拥塞因子[F]作为判断丢包类型的依据,同时对判定发生噪声丢包时的拥塞窗口进一步调整,避免噪声丢包引起的窗口下降,提高该情况下窗口的发送效率。仿真结果表明,TCPW-F算法在时延性能方面表现更优,单位时间抖动趋于稳定的速度更快。在同一信道带宽下增大包生成速率,改进算法的实时吞吐量明显高于原算法,具备一定的噪声丢包感知能力,无线网络的TCP传输质量获得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牟全斌 《中州煤炭》2020,(12):76-80,88
为了提高煤油气共生矿井油型气灾害治理的科学性,以黄陵二矿为例,采用现场测试、钻探取芯、跟踪观测、地质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采掘工作面煤层底板油型气分布特征、涌出规律和运移机理,并初步探讨了底板油型气体灾害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底板油型气涌出点多位于底板砂岩储层上倾尖灭端和砂岩透镜体附近,呈现不连续区带状分布特征,涌出的油型气主要来自富县组砂岩层,涌出的动力主要为地层流体压力差,底板油型气通过地层中存在大量的断裂和裂缝、微裂缝系统进入采掘空间,采掘扰动是底板油型气异常涌出的工程诱导因素。建议加强油型气综合探查技术、油型气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油型气综合抽采技术和智能化矿井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栖霞—大柳行地区位于胶东中部栖霞—蓬莱金矿成矿带内,是胶东重要的金成矿区,成矿条件优越。为了对圈定靶区进行优选分类,通过对该区地质背景、找矿靶区评价、找矿靶区优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并结合勘查工作程度和矿业权设置情况,划分出3类预测区,选定了5个靶区为今后优先部署勘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