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9篇
  免费   2531篇
  国内免费   1819篇
电工技术   1680篇
综合类   2579篇
化学工业   4408篇
金属工艺   1686篇
机械仪表   1778篇
建筑科学   2539篇
矿业工程   1316篇
能源动力   515篇
轻工业   2390篇
水利工程   1108篇
石油天然气   2329篇
武器工业   452篇
无线电   27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89篇
冶金工业   1486篇
原子能技术   830篇
自动化技术   2573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812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988篇
  2020年   1052篇
  2019年   1099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986篇
  2015年   1055篇
  2014年   1840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1756篇
  2011年   1768篇
  2010年   1650篇
  2009年   1629篇
  2008年   1938篇
  2007年   1713篇
  2006年   1383篇
  2005年   1343篇
  2004年   1315篇
  2003年   1089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758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552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94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石油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必须要高度重视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的深入研究,因为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物性差,存在着孔喉细小、阻力增大、油层泥沙交互等多种不良影响,如果采用常规的开采技术很容易导致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率明显降低,本文对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究,总结技术的要求和特点,为未来的低渗透油藏开采提供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改性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在水基环境下对亲水纳米SiO2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得到具有磺酸基和辛基的双亲纳米SiO2颗粒,并通过红外和热重对其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将双亲纳米SiO2颗粒分散在地层水中制备纳米流体,并评价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界面性质和渗吸效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纳米流体渗吸过程中岩心孔隙内原油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储存30 d未出现分层现象,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纳米流体处理的岩心亲水性增强。此外,双亲纳米SiO2颗粒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7 mN/m;纳米流体渗吸采收率高达22.6%,渗吸初始阶段小孔隙中的原油被动用,而在渗吸后期阶段大孔隙中的原油才被动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考虑毛管压力、渗透压、膜效应以及弹性能的压裂-焖井-生产多过程多相流模型,提出了以产能最大化为目标的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后焖井时间优化方法,采用现场生产数据和商业软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和方法,根据现场压裂压力数据反演裂缝参数,建立物理模型,模拟了压裂、焖井以及生产阶段储集层孔隙压力、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动态,并研究了7种因素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规律,通过开展正交实验明确了最优焖井时间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焖井时间增加,累计产量增量先快速增加后趋于某一稳定值,变化拐点对应的焖井时间为最优焖井时间。最优焖井时间与基质渗透率、孔隙度、毛管压力倍数及裂缝长度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膜效率、注入液体总量呈非线性正相关,与排量呈近线性正相关。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注入液体总量、毛管压力倍数、基质渗透率、孔隙度、膜效率、压裂液矿化度和排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械零件的增材制造设计,用仿自然式方法设计了一种金刚石晶格结构,对晶胞相对密度和等效弹性模量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拟合得到二者关系式,一系列的仿真验证结果显示理论研究所得关系式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对金刚石晶格填充结构提出变密度假设,并用仿真和压缩试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填充单元密度以受力点为中心渐渐减小的变密度结构拥有更好的抗压性能,同时验证了本文得出的等效弹性模量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本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承压机械零件的实体夹层填充,对机械零件进行应力匹配变密度设计,以达到机械结构轻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粉末冶金法将纳米单质铜(Cu0)、硅铁(FeSi)、四氧化三铁硅涂层(Fe3O4@SiO2)混合煅烧并制备出新型磁性硅铁载铜吸附剂MagFeSi-Cu0。实验研究不同烟气温度下MagFeSi-Cu0的汞吸附能力基础上,结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阶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及Bangham模型分析了MagFeSi-Cu0吸附Hg0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在此基础上,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FeSi表面Cu0原子与Hg0原子的汞齐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Bangham模型的拟合值与MagFeSi-Cu0汞吸附实验值拟合度最高,MagFeSi-Cu0表面痕量Hg0吸附由汞的外扩散和表面铜汞齐吸附共同控制;通过密度泛函计算,发现Cu0颗粒表面Cu-Hg齐吸附能为-0.534 eV,当烟气温度从80℃上升至200℃时,Hg0原子与单质Cu原子的吸附自由能从-22.47 kJ/mol下降至-13.96 kJ/mol,这些结果为深入了解Hg0在Cu(111)表面的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热处理对含低熔点涤纶长丝针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赛络菲尔包芯纺,制备棉、氨纶、低熔点涤纶复合纱,并织造纬平针织物。采用载体染色法,观察低熔点涤纶长丝在复合纱中的包缠和黏结情况,并对织物进行热处理,观察线圈间黏结点及织物线圈密度变化,探讨90、100、110℃热处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织物的脱散性、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改善;热处理温度为100℃时,织物线圈密度最大,织物的克质量和拉伸断裂强力最高。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电脑》2020,(1):42-44
基于百度API爬取的图书馆POI数据,依托ArcGIS空间统计工具,笔者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郑州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发现郑州市中心城区的图书馆布局存在以下几个特征。(1)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三环以内区域东西轴向集聚明显。(2)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三环以内区域东部与北部具有集聚核心,南部区域不集聚,东部区域没有集聚核心但具备核演变趋势;三环与四环中间,西南与东北区域分布不足。(3)分布与学校分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聚类混合型数据,通常是依据样本属性类别的不同分别进行评价。但这种将样本属性划分到不同子空间中分别度量的方式,割裂了样本属性原有的统一性;导致对样本个体的相似性评价产生了非一致的度量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二进制编码样本属性,再由海明差异对属性编码施行统一度量的新的聚类算法。新算法通过在统一的框架内对混合型数据实施相似性度量,避免了对样本属性的切割,在此基础上又根据不同属性的性质赋予其不同的权重,并以此评价样本个体之间的相似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地聚类混合型数据;与已有的其他聚类算法相比较,表现出更好的聚类准确率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以6-311++G~(**)为基组对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分子进行量子化学计算,从分子的几何构型、NBO电荷、前线分子轨道及轨道能级等方面分析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降压活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前线分子轨道对其降压活性影响显著,ΔE_((LUMO-HOMO))越小,化合物的降压活性越强。由ΔE_((LUMO-HOMO))可以预测,异钩藤碱的降压活性优于钩藤碱,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