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1.
针对某变电站主变10 kV方向过流保护拒动情况,从保护原理、现场接线、定值设置等方面,分析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选择及方向元件控制字的设置对短路功率方向的影响,提出规范二次接线、合理设置控制字等防止保护拒动和误动的相关措施,确保方向过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1 事故经过 2005年12月21日,靖边电厂2号发电机与网电并网运行,在网电电压较低情况下,日本日立公司的IOV—C—B1电压限制型过电流继电器动作,造成2号机停机。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特定频率下LCL型滤波器可能产生的系统振荡和抗干扰能力不理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改进型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的直流母线电压外环采用传统滑模控制,并网电流内环采用改进的滑模控制,以削弱系统抖振。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光伏并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动态响应特性以及并网电流谐波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型滑模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特性,降低并网电流的谐波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18650型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双极化Thevenin(DP-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描述其动静态特征。分别以恒流脉冲放电实验和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完成电池电动势及模型参数的辨识;在Simulink中搭建等效电路模型,以脉冲电流作为激励进行验证,得出模型响应电压与实际端电压契合度较好,平均误差为1.836%;构建电池实验硬件电路,编写算法程序完成了锂电池实验系统的构建。最后,在随机测试工况下借助Matlab分析了基于联合算法的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健康状态(SOH)在预测精确度、错误初值时算法收敛性等方面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精确估计出电池SOC和内阻大小,最大误差不超过3.5%;且在初值相差15%时,算法可在319 s内收敛至真值附近,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变电站10 kV配电线路同时发生多点接地故障情况,利用故障录波数据及告警信息,从故障现象、保护动作、线路巡视等方面进行联合分析,快速、准确地判断出4处故障点,发现系统电容电流超标、零序CT连接松动、线路设备绝缘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系统加装消弧线圈、规范设备安装调试及检修试验等措施,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非隔离型光伏并网系统的漏电流和直流分量问题,文章设计了新型H5逆变拓扑结构,分析了结电容对共模漏电流的影响,同时采用改进型虚拟电容控制策略来抑制直流分量。在Simulink中搭建了1.5 kW的光伏并网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新型H5拓扑能够有效抑制漏电流,对直流分量的抑制能力强于传统抑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全桥逆变器转化效率低、漏电流大的缺陷,研究了一种新型高效H6拓扑,同时针对光伏系统感性负载引起的并网电流畸变问题,提出了一种延迟范围内的OWM调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基于H6拓扑的仿真模型,Simulink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H6拓扑在一个周期内的共模电压保持恒定,且漏电流得到有效抑制,较传统全桥拓扑,效率提高了1%左右,结论表明:新型H6可有效抑制漏电流,改进PWM调制策略消除了并网电流波形畸变,实现了高质量并网。  相似文献   
8.
刘熹  曹举  赵泽玺  顾沈卉 《电工技术》2021,(22):185-187
针对某变电站10kV 线路单相接地引发系统铁磁谐振故障,通过现场勘察,结合装置故障录波信息,从 PT 特性及谐振产生条件入手,分析了事故中电压互感器损坏原因,并从三相 PT励磁特性差异的角度提出避免系统发生铁磁谐振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站所Yd11型变压器高压侧反相序引起的差动保护校核困难问题,从变压器绕组联接组别、高低压侧电流大小及相位平衡补偿原理出发,对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方式进行整定分析,提出基于不同二次接线的两种整定结果。实际应用证明,这两种整定结果均能保证变压器差动保护正确动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站所10 kV与35 kV配电线路同时发生过电流保护动作情况,利用录波数据及告警信息从故障现象、保护动作、线路巡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排查出大风天气下线路交叉点处间隙放电引起线路同时跳闸,提出了更换导线、改迁线路等措施,确保线路交叉跨越距离在环境温度变化及风偏情况下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