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特性较软使得系统中DC-DC开关变换器需要有宽范围的工作电压,而开关变换器参数合理设计是其安全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文以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广泛应用的Buck-Boost变换器为例,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讨论了电感和电容对变换器工作模式和输出纹波电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宽输入和宽输出电压范围的电感、电容参数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宽电压范围Buck-Boost变换器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预测控制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较为迅速,采用预测控制可以提高动态响应速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静差模型预测控制的永磁曳引系统无称重传感器起动控制策略,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动态响应及速度无静差,并且可以有效控制倒溜距离和避免机械振动。  相似文献   
3.
针对异步电机直接起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异步电机转矩斜坡起动方式.通过分析异步电机恒转矩负载机械特性,推导出转矩斜坡起动方式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中电气系统模块库和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了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恒转矩负载下模糊自适应控制...  相似文献   
4.
应用于煤矿、石化等危险环境的Buck-Boost变换器不仅要满足本质安全要求,同时还要满足电气性能指标如纹波电压的要求.现有本质安全开关变换器参数设计依据理想纹波电压表达式,但实际上受寄生参数如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SR)的影响,按照理想公式设计的电容无法满足纹波电压指标要求,通常要选择2~4倍的裕度,这样会增加变换器短路时爆炸风险.电容的ESR不仅会引起开关变换器纹波电压波形畸变,同时还对纹波电压的大小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本质安全Buck-Boost变换器的参数设计,该文分析电容ESR引起变换器纹波电压畸变的机理,建立考虑电容ESR的Buck-Boost变换器纹波电压精确数学模型及峰值电感电流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在输入电压、负载电阻及电容ESR变化的动态范围内本质安全型Buck-Boost变换器的参数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选择1.2倍裕度的电容即可满足Buck-Boost变换器纹波电压及输出本质安全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变换器的本质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CAN总线的电梯内部控制通讯方式,除了具备传统装置控制系统的电梯上行下行指令等基础功能,还包括实现了总线与各传感器之间的联系,这样分级的各载重信号都能通过控制系统的总线进行传输和处理,实现控制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Buck变换器传统输出纹波电压分析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的纹波电压建模方法,较之传统的纹波电压分析方法,文中提出的建模方法不仅能反映其非线性本质特征,而且该建模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高精度Buck变换器分析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Boost变换器由于引入后级功率开关管,其工作模式和稳态增益较传统单输出Buck-Boost变换器复杂的多.为给SIDO Buck-Boost变换器的分析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SIDO 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将其工作模式分为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并求得了CCM与DCM的临界电感.发现CCM SIDO 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出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状态,并推导出了两条支路的稳态增益解析式,根据该解析式获得了变换器工作于各种输出状态需满足的条件,同时得到了变换器各支路稳态增益取得极大值的实现条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甲脒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商业化前景日益明朗.随着钙钛矿电池商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于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钙钛矿前驱体的需求不断增长.甲脒铅碘钙钛矿材料遇水易分解,因此传统钙钛矿粉末合成方法依赖于有机溶剂和惰性气氛手套箱,不具备成本优势.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水系合成高纯度δ相甲脒铅碘(δ-FAPbI3)粉末的策略.在水溶液中加入过量氢碘酸,碘离子可使不溶性PbI2转化为可溶性[PbI2+n]n-络合物,将FAPbI3的遇水分解转化为溶解,从而使水系合成成为可能.水系合成的甲脒铅碘粉末具有高纯度、低成本优势,可作为钙钛矿薄膜前驱体材料.与以PbI2和FAI的混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相比,以水系合成的δ-FAPbI3粉末为前驱体制备的钙钛矿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降低了缺陷密度,并有效抑制了有害的离子输运和降解过程,从而增强了载流子传输性能和电池稳定性.在环境空气中以合成粉末为前驱体制...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M.Modell提出的一种新型湿式氧化技术,这项环境友好型技术具有适应性强,节省能耗,高效处理有机废水等特点。主要介绍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