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不同清洗再生工艺研究了热电厂运行3年左右的失活商业V_2O_5-WO_3/TiO_2催化剂再生效果。选用3种清洗液C1、C2和C3[即:清洗液C1为:去离子水;C2为:0.01 mol/L乙二胺四乙酸溶液(EDTA)+0.5 mol/L硫酸溶液(H_2SO_4)+0.5%十二烷基苯磺酸溶液(LAS);C3为:0.5%重金属捕捉剂2,4,6-三硫醇基钠硫代三嗪溶液(TMT103)]。设置了A、B、C3种清洗再生工艺[即:工艺A为清洗液C2+C3混合清洗;B为先用C2清洗再用C3清洗;C为先用C3清洗再用C2清洗],研究了失活催化剂整体式再生效果。结果表明:以去离子水为对照,在50 kHz的超声波下清洗时,清洗液C2和C3的最佳清洗时间分别为30 min和1 h,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分别达到77%和79%。清洗工艺C对催化剂的清洗效果最佳,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可达到85%。对工艺C清洗的催化剂进行活性组分补充,在活性温度窗口范围内(300~450℃)催化剂脱硝活性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工艺C有效地去除了致毒元素,尤其是砷;恢复了催化剂表面孔结构,尤其是微孔结构;提高了催化剂表面Br?nsted酸、Lewis酸的酸量和强度,增强了催化剂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在黄豆基质上生长良好的纳豆杆菌分泌的纳豆激酶最优的发酵条件,以A和B两种不同的纳豆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优化黄豆粉碎方式、纳豆杆菌接种量和发酵时间3个单因素条件下,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纳豆杆菌在黄豆固体培养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固体培养基于121℃,30 min灭菌,1/2粒黄豆上接种11%的纳豆杆菌,发酵45 h后,纳豆激酶酶活达到1408 U/g,较未优化之前酶活提高了668 U/g,说明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可以提高纳豆激酶酶活。  相似文献   
3.
针对模拟钙中毒的商业V_2O_5-WO_3/TiO_2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选用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LAS)两种清洗剂配合超声波震荡方法对其进行清洗再生,并结合活性测试以及多种表征手段,研究清洗剂浓度及组配方式和清洗时间对钙中毒催化剂的活性恢复及物化性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01 mol/L的EDTA水溶液辅助超声波震荡清洗30 min取得较好的再生效果,清洗再生后的催化剂脱硝活性在400℃达到85%以上,恢复到新鲜催化剂活性的近90%,并且CaSO_4的去除率达到92%以上,钒和钨的残余率分别为99.4%和98.3%。此外,增加少量的LAS可以微弱地提升CaSO_4的去除率和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清洗再生机理研究表明,EDTA可以较好地恢复催化剂的微孔结构、去除表面条带状硫酸钙涂覆层、恢复催化剂表面Lewis酸位以及1 680 cm~(-1)处的Br?nsted酸位。EDTA和LAS均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4.
构网型控制换流器可以通过控制技术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稳定电压与频率,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基于构网型换流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对比构网型控制策略与传统跟网型控制策略的区别,分析构网型换流器的主要控制技术,提出未来构网型换流器控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