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具有建筑立面复杂、结构超长,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开大洞、穿层柱等主要特点。通过温度应力分析以及构造措施解决建筑物超长问题;通过建筑立面与结构斜撑相结合实现建筑效果并改善扭转不规则;针对结构不规则的情况,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以及严格的抗震措施,确保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贵州某高扬程提水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三种高扬程提水工程方案进行了比选,优化设计了供水工艺,分析了高扬程提水工程的综合效益。研究表明,分别选择水电站水库和岩溶泉水作为枯期和汛期的供水水源,经水处理进入高位清水池,再连接乡村供水主管网和支管,对用户进行自流供水,可有效降低工程运行成本,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聚偏氯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和纳米氧化铝(Al2O3)三元共混,制备中空纤维膜,探讨Al2O3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适量Al2O3的加入,中空纤维膜膜孔结构明显改善,大孔减少,微孔增多;亲水性明显提高。Al2O3为最佳含量3%时,水通量和截留率分别达到了289L/(h·m2)和77.2%。  相似文献   
5.
经过分析嵌入式系统的安全需求,描述了一种基于微型加密算法的USB安全存储系统的系统构造,采用微型加密算法来对USB设备进行数据安全存储.以芯片CY7C68013为主控芯片,嵌入式系统开发板固件采用USB接口直接下载,采用智能仿真设备进行在线调试.实验表明加密处理的数据基本不影响USB数据的读取操作,此嵌入式平台能够实现相对的安全性能,具备低成本、低功耗和结构简单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罗肖 《电工技术》2007,(11):31-32
通过对制药设备软胶囊机干燥系统运行分析,指出耗能大、软胶丸畸形、破损严重,导致产品数量、质量上不去的原因.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在软胶囊干燥机上的运用,通过分析说明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罗肖 《中国科技博览》2014,(36):115-115
随着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我国城市天然气调峰问题愈显突出。通过对地下储气库与液化天然气储罐进行调峰的利弊分析,提出了解决城市天然气调峰的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8.
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3个高宽比分别为1.0、1.5和2.0的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了高宽比变化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承载力、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高,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基本相似,但裂缝分布范围更广,裂缝数量更多、更密集,高宽比对其破坏形态影响较大,墙体高宽比从1.0增大至2.0,极限位移增大2.8倍,耗能量提高3.9倍,高宽比为2.0的剪力墙延性系数大于3。采用OpenSees程序,选用分层壳单元模型对试件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分析表明:分层壳单元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高宽比和轴压比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及极限位移影响显著,暗柱纵筋配筋率对其承载力影响较大,墙面分布钢筋对其承载力和极限位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嘉都3B地块办公楼项目为高层大底盘地下室办公楼及多层无地下室办公楼(78#)组成的建筑群,大底盘地下室区与78#楼设缝分开。通过对该项目的介绍,简述了确定基础形式时的综合考虑。另外,由于本工程抗浮水位较高,抗浮设计在基础设计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分区考虑,对不同部位采取了不同的抗浮设计方式,并针对底标高差异较大的基础采取了一定的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7工作面埋藏浅、易自燃,受采动影响极易形成裂隙与地表沟通,给工作面煤自燃防治带来了压力。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更好地开展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7工作面自燃的防治工作,利用SF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对112207工作面进行现场漏风观测,分析得出其地表垂直漏风规律,采空区对应地表漏风范围工作面后240~466 m;通过计算得到,采空区对应地表位置沿工作面倾向距回风巷越近,漏风程度越大;沿工作面走向距工作面越远,漏风程度越小;相邻采空区之间存在内部水平漏风,根据所得规律提出相应的漏风控制措施,降低采空区外部漏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