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小莉 《广州化工》2010,38(4):12-14
磁性催化剂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催化剂,它不仅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容易分离回收。根据磁载催化剂的核壳之间是否包覆结合层,将其分为直接包覆和非直接包覆催化剂,从上述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可分离磁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目前磁载催化剂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醚21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性扩链剂,胺类硅烷偶联剂为后扩链剂,按不同配比合成了系列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主要考察了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乳液粒径以及胶膜吸水性和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粒径增大,分散稳定性良好,胶膜的耐水性明显提高;胶膜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并且发生了交联反应;胶膜的ATR红外显示体系中形成的脲键随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3.
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采用不同的氧化物载体挤条制备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甲醇芳构化反应性能进行评价。采用X射线衍射、氨程序升温脱附和N2低温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氧化物载体后,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性能明显提高,催化剂芳构化反应性能与其酸性质有着密切联系,Zn/La-ZSM-5(Al2O3)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性能较好,主要归因于催化剂具有适宜的酸分布和孔结构。在反应压力0.1 MPa、空速0.8 h-1、反应温度437 ℃和反应时间240 min条件下,轻质芳烃收率为42.36%.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高电荷密度的磺酸基强聚电解质,考察了其与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稀溶液复合体系的流动特性。无论外加盐浓度高低,剪切速率高于10s^-1时,复合体系都表现出牛顿流体的行为。在水溶液中,随PDADMAC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增比粘度逐渐减小;在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随PDADMAC的增加,体系的增比粘度基本保持不变。随体系离子强度增大,复合体系增比粘度出现极大值,反映了复合聚集的加强;继续增大离子强度,则复合解离,增比粘度变小直至恒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动态三螺杆反应挤出机的结构特征,采用动态三螺杆反应挤出机对EPDM/PP共混物进行动态全硫化挤出,并对其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以及微观结构的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动态全硫化挤出的全过程中引入了振动力场,经动态三螺杆反应挤出机动态全硫化挤出的热塑性硫化胶(TPV)具有优化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6.
以KOH、CS2和2-溴代丙酸乙酯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RAFT聚合链转移剂O-乙基黄原酸丙酸乙酯,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确证所制备最终产物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7.
在华德资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中外员工如何真正实现有效沟通尤为引人关注。对于这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跨文化交际学可以为研究者们供新颖的视角。透过对中德高低语境、强弱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等文化维度的深层分析,在华德资企业管理者们可以结合企业内部交际实践情况挖掘沟通失误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进而走出沟通困境,达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高聚物熔融混合过程中形态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小莉  严宇 《中国塑料》2000,14(7):24-29
综述了关于高聚物在熔融混合过程中能量消耗及初始阶级形态演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谢小莉 《广州化工》2010,38(3):15-16,19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缺少的活化步骤,本文概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方法和原理,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新型预硫化技术及其应用,提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型共聚物,经卤化、磺化处理改性制备得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LH-1。采用树脂A、B、C、D和LH-1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以乙醇和异丁烯为原料,对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的酸交换容量越大,催化活性越好。乙基叔丁基醚合成还与其孔结构密切相关,且孔结构的影响比酸交换容量更大。LH-1树脂在实验条件下表现出最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