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软件构建思路长平公司是一个建设投产不久的矿山,投产后为了增产需要,新安装了煤矿避险六大系统,设备软件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此,长平公司机电部从设备选型、安装到设备试运转,到生产中维护、故障处理,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办法,确定由以下步骤构建软件工程。1)购进需由程序运行的配件时,订原厂装好程序的配件,并尽可能装各版本设备通用的程序。2)如果原设备厂家提供软件程序,可以直接储备原程  相似文献   
2.
煤矿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无选择性漏电保护的问题 ,根据实际需要 ,提出了基于附加直流电源和零序电流方向检测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案。在原有保护的基础上 ,设计了零序电压检测电路和中断信号发生器 ,配合我厂生产的分支馈电开关 ,可有效地完成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两级漏电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生产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同时,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维护产业安全方面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时代机遇。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文件下发,以此为标志,稀土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7年多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在供给侧改革、应用创新及绿色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行业发展环境得到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CCD辐射测温数值校正方法。针对CCD测温时的两个主要误差来源(CCD光谱响应曲线和辐射体光谱发射率)进行了分析,运用图象处理技术对CCD光谱响应曲线进行离散化数值解析,借助比色测温原理标定并解析辐射体光谱发射率,建立了CCD辐射测温校正公式,实验数据表明测温方法及误差校正的有效性。这种测温方法是由CCD图像传感器对辐射体直接采集成像,在工业现场可摈弃附加外设的繁琐和不便,为辐射测温系统的便携性、实用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莱钢在“十五”期间步入了快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供应来保证生产经营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当前宏观调控政策下,靠银行信贷资金支付的难度加大;靠企业盈余及折旧实现的经营资金流无法支持莱钢超常规发展所需资金。本文从加大融资力度,搭建新的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维持资金链稳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对下游重点消费领域的影响,仍是决定未来锡锑行业走势的关键因素。初步预计,2015年国内锡价将承压震荡上行;锑品供应水平较2014年有所下降,消费量变化不大。市场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2014年我国锡锑工业运行情况1.锡产量平稳增长,锑产量同比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锡精矿产量9.1万吨(金属量,下同),同比增长13.3%;精锡产量16.8万吨,同比增长20.9%,增速快于2013年同期。支撑精锡产量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原料供给增加。一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大兴新机场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就其施工工期紧、周边环境复杂、涉及专业多等特点,采用BIM技术建立了隧道结构、机电设备以及各附属结构的BIM模型,并将各专业的模型进行了整合;基于可视化的集成模型有效解决了各种预埋件、管线等与管廊结构冲突的问题;基于BIM与GIS的可视化进度管理方法,将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及时调整了施工进度和相应的施工资源配置。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Al-Cu-Mg—Ag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制度对Al-cu-Mg-Ag合金薄板的组织与高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形变热处理制度为515℃下固溶20 min,预拉伸4%,人工时效185℃×6 h.结果表明,合金在最佳形变热处理制度下可获得满意的高温持久拉伸性能和室温拉伸性能,满足了当前航空工业对于铝合金高温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分析等于段研究了Al-5.2Cu-0.4Mg-1.02Ag合金板材存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主要强化相足Ω相和θ'相,它们之间存在竞相析出与长大的关系.欠时效时出现大量细小的Ω相和少量的θ'相,尺寸约为15 nm;峰时效时Ω相长大且θ"相增多,Ω相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尺寸约为40~60 nm,θ'相的尺寸约为40 nm;过时效Ω相体积分数有所减少而θ'相体积分数有所增加,θ'相尺寸约为70~100 nm,且有部分θ'相转变为θ相.峰时效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断后延伸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