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5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2月4-7日,水利部《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编制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李明传处长,水利部刘宁总工,庞进武副总工,规划计划司段红东副司长,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陈明忠副司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范设计总院刘志明副院长,  相似文献   
2.
以空间均衡治水方针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方法,对广州市用水结构整体趋势及均衡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用水结构空间分配不够均衡,大部分区域已超过设定的警戒线标准;农业用水空间分配差距较大,主要集中于从化、花都、增城区等市内非核心区;工业用水结构虽然整体分布较均衡,但黄埔区与其余区域存在巨大差异,区位熵是其他区域工业平均区位熵的3倍;居民生活、城镇公共、生态环境用水结构空间分配差距悬殊,表现为向天河、越秀、荔湾等市内核心区域集中,且用水量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差异性;各类用水结构差异性虽已得到有效控制,空间均衡性处于平稳阶段,但仍未达到"空间均衡"治水目标,应进一步强化用水监督管理,实现用水结构合理布局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识别水工结构的损伤,提出一种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和Hilbert-Huang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简称HHT)边际谱相结合的水工结构损伤诊断方法。首先,采用联合的小波阈值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降噪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减小环境噪声对结构损伤特征信息的干扰;其次,运用方差贡献率数据融合算法对降噪后各测点信号进行动态融合,提取结构完整的振动特性信息;然后,采用VMD方法将动态融合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固态模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对各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求出融合信号的边际谱;最后,在VMD边际谱的基础上提取一种新的损伤特征向量-损伤灵敏指数,将其与马氏距离相结合对水工结构的损伤类型进行分类,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悬臂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水工结构的损伤特性,准确识别水工结构的损伤和运行状态,为水工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工程冲刷破坏谈挡潮闸的消能设计和调度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挡潮闸的消能设计一直是该类工种设计的难点,从我省沿海的几个挡潮闸来看,工程冲刷破坏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外海潮水位的不确定性,使得挡潮闸的消能设计和调度运行成为整个工程设计合理、运行安全的关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分析工程冲刷破坏的原因出发,对挡潮闸消能设计和调度运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结构易损性分析中,由于构件之间的地震需求存在相关性,直接建立渡槽系统中基本构件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较为困难,为此引入二维Copula函数对构件地震需求之间的相关结构进行描述,简化联合分布函数的建模过程。首先,对某输水渡槽中的一跨进行时程分析,以地面峰值加速度为自变量,以排架的位移延性比和橡胶支座的变形大小为损伤指标,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排架、橡胶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其次,通过Copula函数建立渡槽系统的易损性曲线;最后,通过1阶界限法得到渡槽系统易损性的上、下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Copula函数计算得到的失效概率均位于1阶界限法的上、下界之间。研究结果有助于简化渡槽系统易损性曲线的建模过程,为研究渡槽构件地震需求之间的相关性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闸是一种低水头的水工建筑物,其在水位调节、蓄水灌溉、水资源调控等方面应用广泛,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水闸结构长期运行的过程中遭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和结构特性的影响,导致存在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而闸底板作为保障结构安全性能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水闸定期安全检测过程中底板脱空检测十分重要.该文基于力学弹性波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县域为单元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前期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和承灾因子,采用GIS工具进行提取与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计算各因子的权重,最后基于加权综合法叠加各图层获得山洪灾害风险图,根据调查的历史山洪灾害数据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以海南三亚市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藤桥河、三亚河、宁远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是山洪灾害的高发和易损区域。  相似文献   
8.
植生毯在浈江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生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施工方法及养护注意事项,以及植生毯在广东省南雄市浈江干流治理工程(坪地山至头渡段)中的应用情况,可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拱坝结构损伤诊断中测试信息不完备及诊断精度问题,引入D-S证据推理信息融合技术对基于统计模式的多损伤识别诊断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在环境激励荷载作用下,采集拱坝结构在健康和损伤两类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数据,并对数据样本分段建立ARMA模型,对模型中的AR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主成分矩阵。利用拱坝损伤前后的前两阶主成分,作均值控制图并计算两状态间的马氏距离作为双诊断指标。将双诊断指标的判别结果分别概率化,计算其合成Mass函数,进而求出损伤以及非损伤的信度区间,从而进行拱坝损伤诊断。该方法在拉西瓦拱坝损伤仿真试验的应用表明,D-S证据推理融合后的测点损伤图有效改善了单一损伤判别指标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山洪灾害对山区居民的影响情况,利用水位流量反推法,并考虑前期降雨及土壤含水情况,分别计算较干、一般和较湿3种工况下的临界雨量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山洪灾害影响区域的立即转移指标,同时结合涨洪历时,确定合适的提前时间,反推出相应的准备转移指标。以华南山区某典型小流域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典型受山洪影响的沿河村落,确定出不同时段的预警指标,计算结果与山洪灾害现场调查情况较符,为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