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与工艺设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阐述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指标和当前产品质量问题,研究如何在改进工艺、完善设备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低聚糖的纳滤分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纳滤分离技术提纯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使IMO≥90%,FOS≥ 95%。  相似文献   
3.
低聚异麦芽糖的纳滤分离技术和色谱分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为原料,运用先进的酶工程技术生产低聚异麦芽糖IMO-50,再以IMO-50为原料,应用高新分离技术,去除葡萄糖、稿含量低聚异麦芽糖IMO-90。  相似文献   
4.
低聚糖的纳滤分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了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纳滤分离高纯化工艺.首先根据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和截留率选择适用的纳滤膜,然后进行纳滤分离工艺和操作条件的探索,随着纯化倍数递增,单糖或二糖逐渐被去除,产品纯度、低聚糖收得率和产品出率发生规律性变化.应用纳滤分离技术使低聚异麦芽糖纯度IMO≥90%,低聚果糖纯度FOS≥95%.  相似文献   
5.
低聚异麦芽糖发展中的问题及当前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低聚异麦芽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研究应用低聚异麦芽糖生理功能,开发功能食品,拓展销售市场,以及如何在改进工艺、完善配套设备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菊芋(或菊苣)为原料酶法生产菊糖、果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菊芋(或菊苣)为原料,热水浸提获得提取液。酶法处理提取液,使压滤液流畅,提高菊糖出率达95%以上。应用纳滤高纯化技术分离去除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使菊糖纯度(蔗果三糖以上含量)达94.85%-98.58%;高纯化菊糖液经菊糖酶转化,得到高纯度果糖浆,果糖含量达85.56%~87.24%。  相似文献   
7.
ELISA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瑾  黄飚  孙蔚榕  张珏  赵晓联 《食品科学》2007,28(8):425-428
针对ELISA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OTA),使用微振荡酶标板可以缩短免疫反应检测时间约30min。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麦样品中的OTA时,使用空白样品提取液来配制OTA标准溶液可以消除样品基质造成的干扰。同时对提取溶剂加以改进,采用NaCl-水-甲醇(10%:70:30)作为提取溶剂的提取效率最高。0.1、1、10μg/kg三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方法的重现性很好,变异系数小于10%。  相似文献   
8.
低聚糖的纳滤分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纳滤分离高纯化工艺,首先根据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和截留率选择适用的纳滤膜,然后进行纳滤分离工艺和操作条件的探索,随着纯化倍数递增,单糖或二糖逐渐被去除,产品纯度、低聚糖收得率和产品出率发生规律性变化,应用纳滤分离技术使低聚异麦芽糖纯度IMO≥90%,低聚果糖纯度FOS≥95%。  相似文献   
9.
金标免疫层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金标免疫层析法(GICA)研制的金标免疫试纸条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来确立该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测限:2.5ng/mL;金标免疫试纸条在4℃环境下可稳定10个月以上;与类似毒素AFB2、AFG2的交叉反应率分别是7,14%、6,25%;检测时间小于15min;GICA与ELISA方法的符合率达90%以上。该方法简便、快速,有较高的灵敏度,重复性好,特异性强,能定性或半定量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