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HCR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HCR)系统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可行性,对影响系统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中氨氮为2 000~2 200 mg/L、COD 500~9000 mg/L、pH 9.5~10.0,系统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7.0~7.5 h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2%以上,氨氮容积负荷最高达到4.8 kg/(m3·d)以上,COD容积负荷最高达到21.6 kg/(m3·d).说明HCR系统预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可行.  相似文献   
2.
在2 500 m3炼铁高炉喷吹烟煤、无烟煤基准配比保持含量90%、95%、97%不变的基础上,分别用10%、5%、3%的CDQ粉替代烟煤,制取混合煤样进行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CDQ粉混喷比例稳定在3%时,高炉运行稳定,平均日产量略增3.96 t/d,煤比降低2.64 kg/t,焦比升高1.33 kg/t,燃料比降低1.31 kg/t,高炉燃料成本降低了40元/t。  相似文献   
3.
出水口位置对组合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出水口位置的不同,设计了四种不同出水口位置连接的垂直流-水平流(verticalflow-horizontalflow)组合人工湿地系统(简称VF-HF),运行了1号系统(VF出水口位于池子中部,HF出水口位于池子顶部)。实验采用间歇进水,水力负荷0.125m3/(m2.d),进水为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结果显示,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45.2%和34.2%。根据两部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了4号系统(VF出水口位于底部,HF出水口位于顶部)脱氮效果最好,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8.4%和>55.0%。  相似文献   
4.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及储能设备配置对综合能源系统IES(integrated energy system)优化调度的影响,提出基于多时间尺度和多源储能的IES能量协调优化调度策略。该策略以系统运行经济最优、滚动控制时域内购能成本与储能惩罚成本之和最低以及设备输出功率调整量最小为目标,分别建立了日前、日内滚动和实时反馈3个时间尺度的优化调度模型。在日前考虑多种储能模式对IES经济性的影响;日内利用场景分析法描述滚动预测的不确定性来提高系统经济运行稳定性;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建日内与实时的反馈闭环优化,平抑由预测误差导致的系统功率波动。仿真结果表明:多源储能模式有助于提高IES的经济性;多时间尺度调度既可以保证IES运行的经济性,又能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对系统实际运行的影响,减轻电网平抑功率波动负担。  相似文献   
5.
计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规划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也是实现多能协调和IES优化运行的基础。考虑光伏发电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出了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含冷、热、电、气多能流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首先,为了精确地模拟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利用场景法描述其不确定性并运用基于Wasserstein概率距离的场景削减0-1规划模型对大量不确定性场景进行削减。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投资运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IES容量规划模型。其次,由于场景分析法难以直接得到最优规划方案,采用基于场景分析法的两阶段规划策略对此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含整数变量的多能源容量规划方案。基于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经济且可靠地满足整个规划周期内系统各节点、各类型负荷需求。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反应器温控系统中调温水阀的作用,总结调温水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对阀门附件集成改造提高了调温水阀的稳定性、可靠性,减少了仪表故障维护时间。  相似文献   
7.
8.
为了充分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以及多能负荷响应特性的复杂性,提出了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和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 EH)主从博弈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为有效评估多能负荷柔性特性和响应能力,将建筑热传递模型与生活热水储存模型集成到楼宇EH模型中,构建了考虑多种热量扰动因素的精细化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其次,考虑到供需双方的绿色调节能力,构建了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成本模型。并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建立了能源枢纽运营商和用户的低碳优化模型。最后,提出了结合CPLEX工具箱的差分进化算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限制系统的碳排放量,充分发挥了需求侧资源的响应能力和减排潜力,实现了EH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钢渣、炉灰、蜂窝煤渣、天然土壤4种常用吸附剂对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在振荡12h后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钢渣和天然土壤对磷的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量分别为4.39mg/g和3.35mg/g),炉灰和蜂窝煤渣效果次之(吸附量分别为2.27mg/g和2.14mg/g),因此钢渣可以作为最好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研究厌氧污泥回流比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实际生活污水作为研究水样,研究不同污泥回流比R在厌氧段对COD(化学需氧量)、N(氮)、P(磷)的去除效果;深入研究污泥回流比对生物强化除磷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中,污泥回流比对NH4+-N(氨氮)的去除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硝态氮、TP(总磷)、COD的去除影响较大。最佳回流污泥比应控制在60%到80%左右,在这两个工况下,PAOs(聚磷菌)释磷量能达到24.13 mg/L,这样能使PAO在厌氧池有效地利用碳源,充分释磷,从而提高除磷效率,同时应控制最佳厌氧有效时间为2到3个小时,如果厌氧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对PAO释磷产生一定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