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决深层油藏注水开发困难的问题,文南油田探讨一套提压注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通过提高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实现提高油藏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这一方法的实施是先通过单井试注实验,然后在全油田进行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2.
夏9井区三叠系油藏由于对及沉积体系、储层分布认识不清,注水开发效果差,采出程度很低。本文从现代沉积学理论出发,充分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深入研究了夏9井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从中识别出多种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湖泊相和扇三角洲相。其中扇三角洲相是三叠系主要沉积类型,扇三角洲相以其粗粒且分选差的岩性、紫红-灰-灰绿色的泥岩、兼具牵引流和重力流沉积,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砾石叠瓦状排列为典型识别特征。论文从扇三角洲的分布、识别依据及其沉积微相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夏9井区扇三角洲的特点,从而为下步老井挖潜及滚动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油田开发后期储量接替困难,为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该区资源,本次从基础的石油地质特征,构造、圈闭分析入手,对东濮洼陷北部滚动勘探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运用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等方法,分析油气充注历史,利用岩心、薄片等资料恢复孔隙度演化史,确定野云2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野云2致密砂岩气藏主要具有以康村期少量原油充注、库车期以来天然气充注为主的两期油气充注历史;白垩系储集层孔隙度在中新世以来迅速下降,在上新世致密化,演化至现今孔隙度约为5.9%;经历"康村期早期原油充注、库车期天然气充注、西域期以来调整破坏"3期成藏过程.该研究结果对库车拗陷东部野云地区的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 大多数人认为属于辫状河沉积。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岩石类型、特征、沉积相标志研究后认为, 八道湾组沉积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体系, 并对八道湾组沉积相展布与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论证了该区继晚三叠世末期的湖平面大幅度下降, 伴随湖盆的衰亡, 八道湾组进入早期( J1b53) 广泛的沼泽沉积环境, 随着泥沙的带入, 沼泽逐渐消亡, 而河流作用加强, 地层逐渐由东向西超覆, 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 至J1b5 亚期晚时( J1b51) 湖平面开始迅速上升, 发育了大片的浅湖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 在J1b4 亚期湖平面又迅速下降, 导致浅湖沉积退出研究区; J1b 2+3亚期再次发生湖侵作用, 以大面积的浅湖沉积为特征; 而J1b1 亚期伴随着湖平面的再次下降, 河流作用逐渐减弱, 泥质沉积日渐增多, 在八道湾组末期重新又形成了大片的沼泽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储层埋深一般大于6000m,压实作用强烈,基质致密,裂缝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识别,对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裂缝发育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裂缝发育程度,并结合现今应力特征对裂缝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低渗透油田现场工作的分析,结合油藏特征和现有工艺技术状况,对油藏潜力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早日在区块实施注水开发提高开发效果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满东1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此气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历史,即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石油充注和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天然气充注;满东1气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在燕山末期致密化,形成现今的致密储层;喜马拉雅期,寒武系、奥陶系古油气藏内的原油裂解气在志留系储层中成藏,此时储层已致密化,即天然气充注期晚于储层致密期,因此满东1气藏的成因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深盆气藏"。综合分析后认为,满东1气藏原油裂解气勘探前景广阔,特别是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成岩油气藏作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已引起石油界学者的高度重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广泛分布巨厚火山岩,并已有油气的发现。在火山岩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对火山岩石的孔隙类型、孔缝结构、物性和含油性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发育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流纹岩、玄武质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凝灰岩,其中火山角砾岩和玄武岩在该地区分布最广,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这2类岩石中,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缝,储集性能中等,主要属于Ⅱ类和Ⅲ类储集层。  相似文献   
10.
在岩石薄片观察与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中砂岩储层特征与孔隙演化史.结果表明:储层成分主要为岩屑砂岩,成岩压实减孔量为25%~38%,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时间晚于硅质胶结物的;有利储层发育受沉积、成岩及构造等因素影响,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远大于胶结作用的;砂岩粒度越粗,抗压实效果越好,溶蚀强度也越强,裂缝越发育,溶蚀强度越强;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粒度较粗的辫状河道相或裂缝较发育的强溶蚀层段.有利储层研究为气藏预测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