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7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0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剂量X射线照射诱导HeLa细胞存活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建  梁克  沈瑜 《核技术》2002,25(3):223-226
采用集落形成法观察了低剂量X射线照射HeLa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小于0.5Gy的X射线照射细胞的存活率高于对照,得到了HeLa细胞存活的“兴奋效应”,而且在0.25Gy附近这种效应更为明显;低剂量D1(0.05,0.75Gy)的预照射降低了随后攻击量D2对细胞的损伤程度,反映出低剂量照射可诱发细胞存活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3.
4.
3Gy γ射线对不同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旨在研究电离辐射对不同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为肿瘤的放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以3Gyγ射线照射指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DNA含量并确定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比。实验结果显示,γ射线照射后,SMMC-7721,hepG2和HO-8910细胞的G2/M期发生明显阻滞,且都在辐射后12h累积达到最大值,但S期只发生短暂的延迟,即辐射后6h明显累积,之后下降至接近对照水平或低于对照;Hela细胞的G2/M期和S期均发生显著阻滞。实验结果说明,电离辐射后,不同肿瘤细胞的G2/M期和S期检查点的激活和维持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低剂量辐射结合腺病毒(AdCMV)载体介导的p53基因转导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基因转移效率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用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介导入p53基因转染1 Gy X-射线预辐照的A375细胞系,RT-PCR检测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阻滞及外源性P53蛋白表达情况,克隆形成率测定辐射后细胞存活率.用携带报道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GFP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1 Gy X-射线辐照可较高地增加AdCMV-p53对A375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转导的外源性野生型p53可在A375(wtp53)细胞中高效表达,并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单纯转导p53对A375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和生长抑制效应;而转导p53后给予X-射线辐射,当剂量达到4 Gy及其以上时,48h后AdCMV-p53感染组细胞开始出现明显形态改变,克隆存活率明显低于AdCMV-GFP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显示存活曲线下移,4Gy时细胞存活率就减少了1个量级.小剂量辐射既可有效增加AdCMV-p53介导的p53转导,又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副作用;转导野生型p53的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显示P53过表达;过表达的P53蛋白虽然对A375细胞无明显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但可明显增加其辐射敏感性.这表明p53是基因治疗黑色素瘤较好的侯选基因,也为临床上放疗联合基因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实验室依据,即减轻临床上对于辐射敏感性差的肿瘤单纯大剂量照射或单纯基因疗法中rAd-p53制品用量过大而给病人造成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两种人恶性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对高LET12C6 离子和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及其差异,考察重离子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及优势.以这两种体外培养的来源于人体不同组织的具有高辐射抗性的恶性肿瘤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12C6 和γ射线0-6Gy内不同剂量点的单次和分次照射,采用克隆存活法统计细胞的存活分数.结果显示,无论是单次还是分次照射,12C6 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存活分数均明显低于γ射线照射,而且两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差异明显降低,同时分次照射细胞的存活分数没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高LET重离子照射对肿瘤细胞能明显提高杀伤能力,同时降低了不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差异且导致细胞低的修复.以上特点与重离子剂量深度分布相结合,使得重离子在治疗肿瘤时具有特殊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体外培养的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为材料,在50MeV/u ^12C^6+离子的展宽Bragg峰区辐照细胞,得到的结果是这种离子的OER值为1.25。说明这种能量的离子具有低的氧效应。  相似文献   
8.
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进行80.55MeV 12C6 离子、X射线和γ射线照射,通过克隆存活实验获剂量-存活曲线,以X射线或γ射线为标准,计算重离子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 ).结果显示,两种细胞的重离子RBE值都大于1,且分次照射的RBE大于单次照射.重离子照射SMMC-7721细胞的RBE高于A375细胞,分次照射的差异更明显.重离子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及高传能线密度(Line energy transfer,LET)下的强杀伤作用,可有效杀伤不同肿瘤细胞,减弱了细胞间的敏感性差异.临床的分次照射重离子治疗时,细胞的亚致死修复明显降低,可采取较少的照射次数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更适于工业生产的产L-乳酸菌株,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以X射线对嗜热乳杆菌(Lactobacillus thermophilus)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碳酸钙-溴甲酚紫平板初筛结合摇瓶复筛的方法,最终获得稳定高产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经X射线诱变得到的突变菌株SR7,平均发酵产酸量为22g/L,比原菌株产量提高了15.04%,且经过多次重复实验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重离子30MeV/u40Ar15+和60Coγ射线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辐射效应,用活体和固定的方法观察了辐射处理后细胞死亡的过程。结果表明:无论是重离子还是γ射线,都能对细胞造成严重损伤,影响细胞存活百分数;同时,重离子比γ射线对细胞有更显著的杀伤效果,在处理后第48h,细胞存活率为50%时,重离子的RBE约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