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采用冷冻爆破法,将壳聚糖在LiOH/尿素溶液中溶胀,-60℃冷冻结冰,解冻搅拌后得到澄清壳聚糖溶液。壳聚糖碱溶液在硫酸/乙醇凝固浴中反相沉析,得到壳聚糖凝胶膜。此碱性溶剂体系法能避免壳聚糖降解,提高力学强度。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水凝胶膜拉伸强度为2.28MPa,最大拉伸应变(ε)达到226%。SEM观测到水凝胶微观结构类似蜂窝状,孔径均匀、致密,大小分布为50nm~5μm;XRD分析结果表明,碱溶液体系处理后壳聚糖晶型由α型转变成β型,结晶度降低。致密的结构和低结晶度是壳聚糖凝胶膜透明性和力学强度提高的重要原因。该性能优异的壳聚糖凝胶膜在关节软骨、创口敷料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甲壳素脱乙酰制得壳聚糖,并利用"冷冻爆破法"制备了壳聚糖溶液,在该溶液体系中采用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在碱催化下与壳聚糖进行反应,成功地在均相反应体系中制备了羟丙基壳聚糖。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测试了羟丙基壳聚糖的温敏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脱乙酰度为75%左右,制备得到的羟丙基壳聚糖取代度(DS)为2.47,具有可逆的温度响应性。  相似文献   
3.
以高压静电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为模板, 与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膜, 再以乙酸溶出壳聚糖微球制备出微胶囊. 调节乙酸的浓度及溶出时间以控制核内壳聚糖的残留量, 从而诱导负电性荧光素钠的沉积. 微胶囊内部荧光素钠的浓度随着包埋时间的增加而呈线性地提高, 当荧光素钠溶液的浓度为2 mg/l时其最终包埋的浓度达到10.2 mg/l. 这种聚电解质微囊对于小分子负电荷荧光素钠的释放行为主要受其囊壁和内部模板结构的影响, 盐离子浓度对荧光素钠释放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在壳聚糖支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本文就乙醇溶液对壳聚糖支架材料的作用及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原位沉析法制备的三维有序壳聚糖多孔支架经乙醇溶液处理后:由SEM观察可见,孔洞结构比未经乙醇处理的普通支架的孔洞结构更加饱满;压汞法测得普通的壳聚糖支架的孔径分布在60~200μm的范围内,平均孔径为143μm,经乙醇处理后壳聚糖支架的孔径分布在10~100μm的范围内,平均孔径为46μ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抗压强度明显提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经过乙醇处理后,壳聚糖分子链在不良溶剂乙醇中发生了收缩,壳聚糖结晶中的晶胞尺寸变小,结晶结构的变化使壳聚糖支架的力学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N-琥珀酰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在N-琥珀酰壳聚糖的合成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毒溶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有毒溶剂易残留在产物中,限制了N-琥珀酰壳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一种安全、环保的合成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N-琥珀酰壳聚糖,测定了产物的取代度,分子量及其分布,并用FTIR对其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TG对其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探讨。当反应时间为15 h时,所得产物的取代度最高,分子量最大,分子量分布最窄;N-琥珀酰壳聚糖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均弱于壳聚糖,改性的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动物皮下植入实验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的N-琥珀酰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增强改性三维壳聚糖棒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波辐射热致交联的方法增强改性三维壳聚糖棒材.结果表明,辐射一定时间后发牛的交联反应提高了壳聚糖溶液的旋转粘度;继续增加辐射时间,由于壳聚糖的热交联反应和热分解碳化同时并存,壳聚糖溶液的旋转粘度反而下降了.交联和高温碳化对壳聚糖分子链产生化学和物理的固定作用,使其吸水膨胀困难,从而降低了壳聚糖俸材的吸水率.热交联反...  相似文献   
7.
脱脂棉纤维增强壳聚糖棒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氟乙酸在无水条件下溶解脱脂棉纤维,在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析出.脱脂棉纤维均匀稳定地分散在粘稠的壳聚糖溶液中,采用原位沉析法制备得到脱脂棉纤维增强的具有层状叠加结构的壳聚糖棒材.经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脱脂棉的质量分数为02%时,复合棒材的弯曲强度达1368 MPa,与纯壳聚糖棒材相比提高了48%.SEM表明,脱脂棉纤维与壳聚糖基体界面结合性能好,复合棒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壳聚糖基体传递应力,而脱脂棉纤维可以有效承担外界应力的作用,从而使得微量的脱脂棉纤维有效地提高了壳聚糖棒材的弯曲强度,该材料有望用于临床骨折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受树木生长过程的启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成型方法,以氢氧化钠梯度溶液通过膜渗透中和壳聚糖醋酸溶液,使壳聚糖原位沉析,自行组装成仿木年轮结构材料.以体积分数为2%的乙酸溶液为溶剂,配制质量分数为4%的壳聚糖溶液,然后将其注满模具,脱模后依次放入质量分数为3%、4%、5%的NaOH凝固液中凝固1 h,制备了具有仿树木年轮结构的壳聚糖棒材.通过改变凝固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可以调节材料中层状结构的层厚与层间距.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的抗弯强度高达96.8 MPa.采用梯度渗透法制备的壳聚糖棒材不仅在形态上与树木的年轮相似,而且仿木年轮结构起到了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使其更适合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9.
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包埋释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压静电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为模板,与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膜,再以乙酸溶出壳聚糖微球制备出微胶囊.调节乙酸的浓度及溶出时间以控制核内壳聚糖的残留量,从而诱导负电性荧光素钠的沉积.微胶囊内部荧光素钠的浓度随着包埋时间的增加而呈线性地提高,当荧光素钠溶液的浓度为2 mg/l时其最终包埋的浓度达到10.2 mg/l.这种聚电解质微囊对于小分子负电荷荧光素钠的释放行为主要受其囊壁和内部模板结构的影响,盐离子浓度对荧光素钠释放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