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应用离散脉冲喷射准维现象学燃烧模型计算了一涡流室式柴油机气缸内微粒、NO_x和CO的形成历程,并与用全气缸取样法实测的气缸内微粒、N0x和CO的形成历程进行了对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Mill.  W  白翎 《软件》1989,(1):1-12
  相似文献   
4.
对标管理方法在电力行业应用普遍,但传统火电机组对标方法由于指标覆盖面窄、数据利用不充分等原因而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此,本文提出了燃煤发电机组稳定性对标评价的方法,确立了以过热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冷端系统、烟风系统以及燃烧系统为主的系统集合,并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各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权重分配计算。筛选了各分系统的特征参数子集,根据重要程度进行了评级,最终形成燃煤机组综合对标评价体系。以某电力公司14台机组为例,计算了机组运行稳定性指标,对各机组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采用综合对标法进行排名。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综合对标法有着效率高、评价全面、结果清晰等特点,该方法在多台机组的应用中效果良好,有效地反映了各机组的稳定性运行情况,对提升燃煤机组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再热蒸汽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着燃煤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基于同一集团6台机组(A~F)的运行数据进行再热蒸汽系统的稳定性对标评价。通过3σ准则对大数据进行清洗,并利用滑动窗格法进行稳定工况划分。基于过程能力指数Cpk和变异系数CV分别对再热蒸汽温度和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开度进行稳定性打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对参数进行权重分配计算,完成不同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综合对标评价。结果表明:A~F机组中,E机组再热汽温对应的Cpk值最大,为1.75,其稳定性最好;F机组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开度对应的CV值最小,为0.56,其稳定性最好;A机组的再热蒸汽温度和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开度的稳定性最差;A机组和C机组左右汽温偏差和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开度差明显偏大,源于其采用四角切圆方式燃烧;300 MW的E机组再热蒸汽系统的稳定性最好,百万机组再热蒸汽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履带板钢ZG31Mn2SiREB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淬火工艺下的微区成分及显微硬度,研究淬火工艺对其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越高,试样断面上的微区成分和显微硬度愈加均匀,说明ZG31Mn2SiREB在较高温度下淬火后冲击功较高,是由于其成分及组织更加均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Lawre.  A  白翎 《软件》1989,(11):917-927
  相似文献   
8.
对阜新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研究了阜新市在被确定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惟一试点城市后两年的转型实践,总结了其在选择转型方向、解决就业、发展替代产业、整治环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全国其他类似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超声波条件下,采用弱酸性染料对羽毛纤维进行染色,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羽毛纤维上染百分率、甲醛含量的影响,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建立了上染百分率、甲醛含量和染色工艺条件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得出较优的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时间45 min,染色温度80 ℃.实验结果表明,弱酸性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可以达到92.1%,甲醛含量的最高值为33.09 mg/kg.上染百分率和甲醛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和预测能力,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火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可靠性水平是影响机组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建立辅机可靠性评价体系对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辅机可靠性指标种类繁多且相互关联,有因果关系,也存在隶属关系,有频次指标,也有时间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管理层、设备层的递进多层次评价模型和体系,实现了对辅助设备可靠性全面、准确、综合的定量评价。选取国华电力4个发电公司12台机组共186台辅助设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