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43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了通过改变磨机球荷尺寸组成,提高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选矿厂磨矿质量和磨机利用系数,降低磨矿球耗的方法。根据冬瓜山铜矿的矿石力学性质和磨矿条件,利用球径半理论公式精确计算合理的补装球荷尺寸组成,即m(Ф60)∶m(Ф40)=45∶55。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补装球荷后,磨矿细度(-0.074 mm)和中间可选粒级(-0.15+0.01 mm)含量分别提高了7.60和5.76个百分点,不合格粗粒级(+0.15 mm)含量和过细粒级(-0.01 mm)含量分别减少了2.90和2.86个百分点。磨机利用效率提高了9.8%,球耗降低了10.52%。球径半理论公式因计算方便、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优化介质制度提高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精确化装补球方法来优化洛钼集团选矿二公司万吨车间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推荐采用磨矿介质尺寸配比为?100∶?80∶?60∶?40=20∶30∶20∶30。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推荐方案进行磨矿试验时,与现场方案相比,+0.20 mm产率降低了9.8个百分点;-0.074 mm产率提高了10.65个百分点;中间可选级别0.20~0.010 mm产率提高了9.13个百分点;中间易选级别0.10~0.019 mm产率提高了8.32个百分点,全面优化了磨矿产品的粒度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安徽白象山铁选厂一段球磨指标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对矿石进行力学性质测定、球磨机给矿筛分,按照段式球径半理论公式初步确定推荐方案为m(Φ60):m(Φ50):m(Φ40):m(Φ30)=20:30:15:35,设置偏大及偏小方案作为对比,通过磨矿对比试验得出,推荐方案较现场方案+0.15 mm级别产率下降11.24百分点,(-0.15+0.10) mm、(-0.074+0.019) mm级别产率分别提高6.55百分点、9.88百分点,磨矿技术效率提高7.57百分点;离散元仿真结果表明,推荐方案法向碰撞能量较现场方案仅降低4.15百分点,切向碰撞能量较现场提高69.04百分点,综合比较推荐方案全面优于现场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狮子山铜矿选厂生产能力偏低及磨矿产品细度差等问题,应用精确化装补球法改进选厂两段球磨机的装补球方法。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装补球方法使磨机生产能力提高9%,磨矿产品细度提高7.88个百分点,磨矿介质单耗降低10.42%,全厂电耗降低10.81%,铜回收率提高2.98个百分点,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镍铜矿,在工业试验中,在磨矿中改善入选物料特性,进而提高选别指标,形成了一套磨选结合提高镍铜回收率及降低精矿氧化镁含量的新工艺,此套新工艺不同于以往提高回收率及降镁的传统工艺,而效果却显著优于过去的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星塔金矿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短圆柱型磨矿介质(铸铁段)和钢球对二段磨矿效果进行了对比磨矿试验,最终确定了选矿厂Ф2.1 m×3.5 m溢流型球磨机的初装介质尺寸组成m(35×40)∶m(30×35)∶m(25×30)=30∶30∶40。在相同的磨矿条件下,铸铁段Ⅰ的磨矿产品中+0.15 mm过粗粒级、-0.01 mm过粉碎粒级产率比最佳钢球配比的分别低0.77百分点、0.15百分点,-0.15~+0.01 mm易选粒级和-0.074 mm产率比最佳钢球配比的分别高0.92百分点、0.54百分点。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铸铁段后磨矿细度增加4.90百分点,金回收率提高0.77百分点,金精矿品位增加13.0%;铸铁段因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细磨介质在选矿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立磨机和球磨机都是大型工业磨粉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选矿、冶金、化工和煤炭等行业。本文针对某铅锌矿对比两种磨机的磨矿效果,采用立磨机与球磨机进行磨矿试验,并对试验产品进行筛分分析、单体解离度分析及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立磨机磨矿试验产品中粗粒级含量较球磨机试验产品下降了0.6百分点,方铅矿和闪锌矿单体解离度分别提高2.28和1.60百分点;立磨—浮选试验产品中铅精矿中铅品位及累计回收率较球磨机分别提高0.65和0.61,锌精矿中锌品位及累计回收率较之分别提高0.34和1.03百分点,硫精矿中铅和锌含量分别下降0.02、0.06百分点。综上所述针对该铅锌矿立磨机磨矿效果均优于球磨机。   相似文献   
8.
氧硫混合铅锌矿的选择性磨矿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会泽采选厂采用两段闭路磨矿流程,铅锌精矿互含十分严重,选矿指标不理想。研究根据氧硫混合铅锌矿的抗破碎力学性能和磨机给矿的粒度特性,结合磨矿介质尺寸、初装方案、形状对铅锌矿选择性磨矿影响的实验室试验研究,确定合适的初装方案,进行工业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在粗磨和粗精矿再磨的两段磨矿流程中采用铸铁段取代钢球,使整个磨矿流程实现了线接触破碎,并通过磨矿工艺的逐步调整,满足了氧硫混合铅锌矿选择性磨矿的要求,减轻了过粉碎粒级-0.025㎜的含量。选矿指标逐月好转,产品之间的互含减轻,锌精矿中的铅品位下降10%,硫精矿中的铅品位下降30%左右;金属损失也在逐渐下降;尾矿品位下降显著,尾矿中的金属损失减少。  相似文献   
9.
针对冬瓜山铜矿难磨多金属矿在磨矿中存在的磨矿产品粒度分布"两头多、中减少"现象,进行了优化补加球制度改善磨矿效果的工业化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磨机补加球制度优化后,磨矿分级溢流-74μm含量增加5.65个百分点、-10μm过细粒级含量降低2.86个百分点,-150+10μm易选粒级含量增加5.76个百分点,磨矿产品质量得到全面改善,使后续选铜回收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达到了改善磨矿效果提高铜回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研究了段介质和球介质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磨矿及浮选过程的影响。单矿物、混合矿及实际矿浮选结果表明,段介质可以提高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促进铜硫浮选分离。磨矿实验、粒度分布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段介质可产生更多尺寸均一、具有棱角且伸长率较高的颗粒,选择性研磨粗颗粒和黄铁矿,有效避免黄铜矿过磨。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段介质能使黄铜矿暴露更多(112)面,使黄铁矿暴露较多(200)面。捕收剂与黄铜矿(112)面的作用能较黄铁矿(200)面更高,因此,段介质可强化黄铜矿和黄铁矿颗粒间的可浮性差异,改善铜硫浮选分离效果。本研究对通过优化磨矿作业条件强化矿物浮选分离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