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5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应变量为0.6(ε=0.6)、不同温度(523~723 K)和应变速率(0.001~10 s-1)条件下,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铸态ZK60镁合金进行热压缩变形行为的研究,分析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ZK60镁合金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即在相同应变速率条件下,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峰值应力降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合金的流变应力增大。计算其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为0.14和表观激活能Q值为226~254 kJ/mol。研究表明,在温度为573~673 K、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时,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2.
CFRP层板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FRP)是高性能结构的先进材料。通过试验,对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FRP)损伤理论的定义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用于CFRP层合板疲劳累积损伤的剩余强度模型和剩余刚度模型。通过理论预测与实验数据比较,证明所建模型物理意义清晰,数据吻合较好,最后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桥梁在其服役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损伤和局部的破坏。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服务和延长使用寿命,应该实时地把握累积损伤的状况和结构继续服役的安全程度。本文利用预先埋入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实现了混凝土结构损伤过程中内部应变的测量,根据载荷-应变关系曲线斜率的分歧点,可确定结构内部损伤的形成和扩展,是实现桥梁结构智能监测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步法,制备弹性聚氨酯(PU)与乙烯基酯树脂(VER)为体系的一系列梯次化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材料,对梯次化IPNs体系网络间的互穿缠结作用,进行多角度力学性能探讨.结果表明,梯次化效应使IPNs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利用燃烧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简称SHS/PHIP)技术在钢板表面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硬度仪及抗热震性测试仪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是由α-Al2O3相、FeAl2O4(FeO·Al2O3)相组成的金属陶瓷复合体系,其显微组织均匀致密,涂层与基体间为冶金结合,硬度是基体的2.5倍,抗热震试验显示涂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6.
对基础力学中某些传统理论的定义提出新的表述方式。并对目前基础力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模糊认识和别音别字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提出在材料成型的过程中,利用光纤折射率传感器监测复合材料固化过程,并对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证明利用光纤折射率传感器监测复合材料固化过程,可实现从材料制造到使用过程的终身多功能测量,从而为使材料具有智能化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HVOF梯度功能涂层在结晶器的应用作为研究背景,对CrZrCu表面超音速火焰喷涂CoNiCrAlY+CoCrMoSi梯度涂层与Ni-Co电镀层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SEM,EDS,XRD及X射线应力仪等手段分析了涂/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应力状态,采用拉伸法测试了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比镀层较为紧密;梯...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利用外加交变电场的作用在合金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HAP)涂层。试验探讨了交变电场的电压、频率和作用时间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场电压、电流频率和作用时间的增加,NiTi合金表面钙磷涂层的厚度逐渐增加,组织变得均匀致密,但若频率过大,时间过长则涂层反而被破坏,最佳电场作用参数为300 V、20 Hz、5 h。涂层呈疏松多孔的羽针状结构,经XRD检测其组织主要为羟基磷灰石;涂层厚度适中,与基体结合强度约为15 MPa,且在模拟体液中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过共晶Al—Si合金中硅相组织粗大对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利用脉冲电场处理技术对液态合金进行细化处理。在脉冲频率为22Hz、作用时间为12S的情况下改变脉冲电压,分别取100V、200V和300V。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频率和作用时间固定后,脉冲电压为200V时,合金细化效果最理想。合金中初晶硅及共晶硅组织均得到细化,尺寸减小,棱角圆整,多呈颗粒状或短杆状,同时合金的硬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