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当前我军科学化管装的现状,本文从提高科学化管装的水平入手,综合运用PDCA循环工作法的相关原理,结合当前的实际,就如何提高科学化管装水平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镀液成分对等离子电沉积镍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镀镍液成分的改变、SEM观察、称重测量和硬度对比等方法确立了在等离子电沉积作用下,主盐和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对镀层的结构、生长速度、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NiSO4为主盐的镀液,其含量不可过高,在100 g/L为宜,含量过高会导致表面结构疏松,镀层硬度下降;以NiCl2为主盐的镀液主盐含量可维持较大值在150~200 g/L,镀速和镀层硬度随主盐含量增加而增加;以C6H5O7Na3为添加剂的镀液,随C6H5O7Na3的含量增加镀层可逐渐变得致密,镀速先增加后减少,硬度则逐渐得到提升;以C12H25SO4Na为添加剂的镀液,随C12H25SO4Na含量的增加,镀层的生长速度变化不大,硬度却有逐步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处理青海某化工厂采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产生的废水为实例,介绍催化氧化-絮凝法处理生产过氧化氢工艺所产生的废水的工艺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催化氧化-絮凝法处理过氧化氢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各污染因子都有较高的去除率,COD去除率高达92.6%,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利用废水中的过氧化氢处理废水,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兼有设备投资低、处理效果好、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镁合金表面获得高效的复合防护涂层,采用高固体组分增强有机涂层的方法,对A231镁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后电泳沉积聚氨酯,然后分别加压包覆刚玉粉、铝粉、锌粉,获得了3种高固体组分的聚氨酯复合涂层.采用SEM、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盐雾试验对复合涂层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粉体可牢固镶嵌于聚氨酯中,形成与基体结...  相似文献   
5.
脉冲参数对等离子电沉积镍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脉冲电源在纯铜基材上以等离子电沉积技术制备出了金属镍镀层,研究了高频脉冲频率以及占空比变化对等离子镀镍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镀层进行了SEM,显微硬度以及划痕结合力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高频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的增加,镀层表面的熔融态形貌逐渐减少,镀层逐渐变得致密,表面硬度与结合力值也相应提高。通过讨论脉冲电源的能量作用方式,分析了频率及占空比对等离子电沉积镍层表面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两相区冷速对齿轮钢20CrMnTi带状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组织包括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是20CrMnTi等亚共析钢常见的组织缺陷,使产品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一次带状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枝晶偏析,通过控制连铸水冷可以抑制该带状组织的产生。通过钢的模拟冷却试验,研究了齿轮钢20CrMnTi二次带状组织的变化规律,根据铁碳相图和亚共析钢的连续冷却曲线,提出了两相区(F+A)快冷可以避免二次带状组织(通常所称的带状组织)出现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SCM440钢的开裂敏感性与轧后冷却过程中的温度、脱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轧后冷却过程中SCM440大盘条在表层以下30μm以内的区域产生的微裂纹引起了冷镦开裂。在轧后冷却过程SCM440盘卷表面发生脱碳。微裂纹主要在750~800℃范围内产生,由于在这个温度范围内SCM440钢处于两相区,发生了铁素体相变,在表层形成铁素体全脱碳层,最后由于组织应力形成了沿铁素体晶界扩展的微裂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外药效学实验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银杏叶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大鼠小肠中的α-葡萄糖苷酶液,利用葡萄糖试剂盒测定酶活力;体外抑制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BE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L-1),对反应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测定,计算药物对蔗糖酶的抑制率;离体器官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GBE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L-1),对反应体系中的淀粉光密度值进行测定,计算药物对淀粉酶的抑制率;半数抑制率(IC50)实验将GBE分为7个剂量组,分别计算药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率及IC50;抑制曲线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BE组,计算反应速率,以底物浓度的倒数作为横坐标,以反应速率的倒数作为纵坐标,绘制抑制曲线.结果:大鼠小肠酶活力值为67.2活力单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BE高、中、低剂量组蔗糖酶抑制率明显增加(P<0.001,P<0.001,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BE高剂量组大鼠小肠中淀粉酶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GBE对蔗糖酶的IC50值为0.758 6 g·L-1,对淀粉酶的IC50值为0.910 1 g·L-1;GBE组趋势线与正常对照组斜率相近,且截距大于正常对照组趋势线.结论:GBE对α-糖苷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反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