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浅水三角洲发育的骨架砂体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储集体.运用古构造恢复技术,对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红柳泉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沉积时期内的古地形、古气候及古水体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砂体分布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在E13沉积时期具有盆浅湖阔的古构造背景,地形坡度相对较小,古水深一般小于10m,水体动荡,湖平面变化相当频繁,物源充足,具备形成浅水三角洲的古沉积环境;浅水三角洲的砂体受挠曲坡折带和湖岸线的联合控制;红柳泉断层活动引起的挠曲坡折带形成低幅度的隆起区,控制了古水流的分叉改道;湖岸线是水上和水下环境的分界线,在平面上控制了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在纵向上响应于相对湖平面的上升和下降,可形成多个储盖组合,配合湖岸线对砂体物性的影响可形成封堵性能良好的成岩砂岩体圈闭.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自新生代以来长期处于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之下,持续分阶段的隆升导致盆地的古海拔变高、湖盆封闭、气候干寒和盐源充足,形成典型的高原咸化湖盆,以“深水成盐”模式为主,湖内“双扩散对流”在斜坡底部能量突变带附近(如断裂下盘)能够快速堆积大量与盐类共生的烃源岩,该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虽低,有机质类型却好,具有较高的烃类转化率和保存条件,能够成为优质烃源岩.高原咸水环境有利于发育丰富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滩坝砂体,常分布于坡折带以下;该类型湖盆具有“自我封闭”的地层流体,储层胶结作用又普遍发育,极易形成物性尖灭成因的岩性圈闭,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取决于断裂—砂体的油气输导能力.高原咸化湖盆具有典型的“坡折带控砂”和“断裂控藏”的地质规律,岩性油气藏主要富集于坡折带以下,输导断裂发育的区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柴西南区昆北断阶带路乐河组油藏精细解剖,分析昆北断阶带岩性油藏形成条件并建立其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