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7篇
水利工程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根据轴线地质剖面和隧道轴线布置图,对某拟建中水下公路隧道最小安全顶板厚度的确定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最小安全顶板厚度,对同类工程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小湾水电站坝前堆积体三维有限元加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小湾水电站坝前堆积体规模较大且坝肩开挖时下侧局部被挖除,水库蓄水后堆积体下部将浸于水体中,水库不位弛也将影响其稳定性,故需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加固方案的分析。作者在先前使用平面离散元法(UDEC)及有凶法对该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初步进行二维数值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堆积体又进行了预应力锚索加固 三维有限元分析,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海底隧道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从1936年第1条海底隧道--日本关门隧道开始建造以来,世界各地已有近百条海底隧道相继建造.在特殊的环境地质条件下,建造海底隧道无疑是最安全经济、路线最短的方案.但海底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还有许多技术问题丞待解决.结合我国拟建厦门海底隧道的工程实际,从数值模拟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海底隧道的稳定性与隧道顶板厚度的关系,并结合世界上已建海底隧道的工程经验,给出了厦门隧道的最小安全顶板厚度.  相似文献   
5.
小湾水电站拱坝坝肩岩体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建立的多裂隙岩体弹塑性损伤耦合力学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小湾水电站拱坝坝肩岩体的稳定性,得到了坝肩岩体应力和变形的定量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经济较优的坝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6.
水布垭大型地下厂房施工顺序和锚固参数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大型地下厂房位于软硬相间的复杂地层中,其稳定性对电站的安全运行相当重要.应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大型厂房的施工顺序、锚固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优化分析,在多方案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施工顺序和锚固参数,以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应力回归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初始地应力是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实测地应力资料,采取三维有限元回归分析方法,充分考虑岩体自重与构造应力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可得到计算区域的初始地应力场.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地应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厦门海底隧道最小顶板厚度三维弹塑性断裂损伤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验证厦门海底隧道最小顶板厚度比设计厚度减小时隧道的稳定性,根据设计方案,在厦门海底隧道轴线的地质剖面图上,选取了4个典型剖面处的对应段,将隧道轴线高程比原设计升高2m和4m,应用多裂隙岩体三维弹塑性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方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隧道轴线在原设计高程以及升高2m和4m的高程开挖后的应力分布、洞周位移、塑性区、损伤区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将设计方案的轴线位置升高4m后,隧道仍是稳定的结论。同时。该结论对后续施工和其他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湾电站坝前堆积体规模较大县坝肩开挖时下侧局部被挖除,水库蓄水后堆积体下部净8浸于水中,水库水位的变化也将影响其稳定性,故需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加固方案的分析,作者在先前使用平面离散元法(UDEC)及有限元法对该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初步进行二维数值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堆积体又进行了预应力锚索加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损伤流变模型在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将损伤力学理论应用于岩石力学,建立节理岩体的损伤力学模型,并采用粘弹-粘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法,编制了平面有限元计算通用程序对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边坡开挖过程的损伤流变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