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汽车制造企业订单交付的复杂过程加大了数学建模和求解的难度,本文提供了一个针对复杂系统的仿真实验方法,用于不同订单交付模式的量化分析和效果评价。首先,建立了LTO(Locate to order)、BTS(Build to stock)和BTO(Build to order)三种订单交付模式的信息处理流程和实体交付流程仿真模型。通过建立订单与产品的匹配机制,引入控制变量和评价指标,实现了对系统运行参数的动态监测和仿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LTO比BTS、BTO在库存控制方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LTO亦提供了多个客户订单分离点的可选择性,并在信息处理模式和速度上优于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犯了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别看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具体分析起来太复杂了。比如一个人想杀人却失手杀错了人,究竟该承担什么责任?又比如有人原本想放火烧邻居家的粮食,结果却烧了自己的屋子,他是不是也要承担法律责任?诸如想法与行为有偏差的这种情况,在刑法犯罪论中被称为事实认识错误。这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实认识错误。案例:2009年,福建省建瓯市一林姓人家经营一街头香纸店,派出所民警在巡查的时候,发现这家店的柜台上  相似文献   
3.
鲢鱼骨骼肌轻酶解肌球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RT-PCR法和3'-RACE法从冬季和夏季鲢鱼的骨骼肌中分离到两种肌球蛋白重链同工型基因,分别命名为低温型(sc-w)和高温型(sc-s).两种同工型基因的cDNA序列包含了部分3'-翻译区和全部3'-非翻译区,编码了鲢鱼轻酶解肌球蛋白(light meromyosin, LMM)羧基端的一部分氨基酸序列.在终止密码子的上游和下游区域,两种同工型基因之间在核苷酸序列上显示了明显的差异,其序列同源性为79.5%,推断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1%.根据与草鱼和鲤鱼相关同工型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发现在15个氨基酸残基位点上鲢鱼低温型(sc-w)与草鱼10 ℃型(gc10)一致,但两者显示了与其它同工型不同的变异,并且其中的11个位点属高度保守性残基.这些结果似乎表明了基于低温驯化的淡水鱼表达的肌球蛋白重链同工型必须在它们的初级结构上发生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变异才能有助于其适应低温的栖息环境,在蛋白质水平上则展现出完全不同于高温栖息鱼类的肌球蛋白功能和性质.另一方面,根据分子系统树的分析结果,表明了来自相似栖息环境温度的鱼的肌球蛋白重链之间具有更近的基因距离,进一步证明了环境温度对广温性淡水鱼肌球蛋白重链的基因歧化和功能进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玉才  陶妍  陈启明 《化学世界》2008,49(5):278-281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AIBA)为引发剂[1],水为分散介质,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颗粒,制备出颗粒粒径为500 nm左右单分散性的聚苯乙烯颗粒。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用该方法制备的胶体颗粒zeta电位曲线均出现在平台pH2.0~6.0,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聚苯乙烯胶体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郭倩倩  陶妍  谢晶 《食品科学》2011,32(10):148-152
根据沙门氏菌的侵染上皮细胞表面蛋白基因(invA)、单增李斯特菌的侵入关联蛋白基因(iap)、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和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分别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并以细菌16S rRNA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为内标,通过对退火温度、引物浓度等反应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为10×PCR buffer 2.0μL(含Mg2+)、dNTP 200μmol/L、DNA模板1μL、Taq DNA聚合酶2.5U,引物浓度分别为16S rRNA 200nmol/L、tdh 250nmol/L、nuc 300nmol/L、iap 350nmol/L、invA 250nmol/L,加无菌水至总体积为20μL;反应条件: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57℃退火40s、72℃延伸1min、72℃延伸10min,反应共进行30个循环。为检验该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对人工接种上述4种病原菌的南美白对虾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对污染样品直接提取DNA和预增菌后提取DNA再进行多重PCR检测,均能有效扩增出各个目的片段;但预增菌处理后可使检测限明显降低,进而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多重PCR方法可作为食品包括水产品中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灵敏和高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在微冻保藏期间的鲜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3℃的微冻条件下对其进行保藏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保藏期间虾肌肉中的腺苷三磷酸(ATP)及其降解的关联产物如肌苷酸(IMP)、肌苷(HxR)和次黄嘌呤(Hx)等进行分析,进而了解鲜度指标K值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结合细菌总数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以及感官评分的结果,对南美白对虾在微冻保藏条件下的鲜度和品质变化的规律进行考察,旨在为其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微冻保藏至18 d时虾肌肉中IMP达到最高值、Hx和HxR仍维持在较低水平,而K值为23.5%,证明微冻保藏至18 d时,南美白对虾仍能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和鲜度。根据细菌总数及其相关的TVBN测定和感官评分的结果,发现微冻保藏至26 d时,虾肌肉中的细菌总数、TVBN值和感官评分仍未超过腐败临界值;而保藏至26~30 d时,虽然细菌总数和TVBN值尚未超标,但感官上已失去食用价值,据此,可以认为南美白对虾在微冻保藏条件下的保质期约为26 d。  相似文献   
7.
杨靖亚  张建  赵勇  陶妍  陆小凡  晁若瑜 《食品科学》2010,31(20):413-416
目的: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直接耐热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进行分离纯化,建立Western 斑点印迹法技术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用直接耐热溶血毒素免疫小鼠得到特异性抗血清,利用棋盘方法确定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并对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分别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最佳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3200;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阳性,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属呈阴性。结论:Western 斑点印迹法技术可以特异性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肉眼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水中金属丝电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上升时间仅有数十纳秒,脉冲宽度仅为十几微秒,远小于化学炸药产生的冲击波,采用现有传感器对其进行精确测量非常困难。分析了冲击波波形形成过程,基于帕塞瓦尔时频域能量守恒定律,采用多尺度小波分解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冲击波波形重建方法。采用该方法对PCB138传感器实测的压力信号进行了重建,并与Müller-plate针式压力传感器得到的波形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重建后的信号更加接近真实波形,基于多尺度小波分解的波形重建算法,较基于傅立叶变换的重建算法,稳定性更好,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三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侵入关联蛋白基因(iap)分别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对3种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3对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出202 bp、484 bp和714 bp的目的片段.优化后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Mg2+)2.5 μL、200 μmol/L dNTP、2 mmol/L Mg2+、模板2 μL、2.5 U Taq酶,引物浓度分别为:副溶血弧菌200 nmol/L、金黄色葡萄球菌40 nmol/L、单增李斯特菌320 nmol/L,总反应液25 μL.对贝类模拟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应用多重PCR技术对3种菌的检测限分别为副溶血弧菌2.3×102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2.5×101 CFU/mL、单增李斯特菌1.5×103 CFU/mL.作者通过多重PCR技术实现了对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同时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