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光电导型薄膜光电传感元件的理论模型和主要性能参数,对科研和生产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应用石英柱反射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的设想加以改进,即将QCRS石英柱体侧面镀以高反射率镀层,以改善对红外辐射的反射。改善了系统设计的计算和有效发射率测量的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黄金点”的设想,在“黄金点”附近选取与协调最佳化比值K和电流放大系数α1两个参数值,以便更好地达到各系列晶闸管长基区参数间的折衷协调.从而为解决由于设计的不合理而产生的器件参数的分散性与等级合格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转折电压V_(BO)为唯一变量,引入电导调制因子λ,并作为V_(BO)的函数。依据λ随V_(BO)线性缓慢变化的事实,应用最薄基区公式和最佳电阻率公式,给出晶闸管长基区结构的优化设计。讨论了λ因子的潜协调作用。给出了计算结果。通过“数表”和“图表”转化成基区结构的线性优化设计法。通过V-λ变换,将诸N-基区参数表示式从V表象中转换成λ表象中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转折电压V_(BD)为唯一变量,引入电导调制因子λ,并作为V_(BD)的函数。依据λ随V_(BD)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菲涅尔公式出发,估算了从光源系统中发出的光进入光纤或光缆的耦合效率。给出了光功率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及各种均匀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损失。唯象地计算了光纤或光缆与光闸管门极耦合时光功率的损耗情况,计算了波长与吸收的关系,为光闸管的管芯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引入“等效光触发电流”的概念,建立了LTT内部的光电转换模型,从而直接用电触发晶管理论来研究新型LTT器件的初始开通过程。由建立的模型推出了LTT内部产生的有效光触发电流公式及LTT开通条件。计算结果指出:光照在有薄N_2层的LTT光敏面上时门极触发灵敏度较高,N_2层厚度应近似等于N_2层少子扩散长度即约为7~9μm。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