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蒸发油气吸收回收技术小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常温常压吸收法油气回收中试装置,并利用已开发的吸收剂AbsFOV-97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料气、吸收剂AbsFOV-97、汽油的体积流量比为10.0:1.0:0.5、真空泵解吸压力小于13.3kPa时,系统回收率高达97%以上,高于设计指标,且回收汽油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统计数据表明,油气回收系统进料气、尾气中平均油气摩尔质量分别为65.51、48.97g/mol,该值可为油品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稳态油品蒸发的数值分析Ⅰ.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品储运、销售过程中油品蒸发损耗的特点,依据分子扩散及质量传递原理,建立了非稳态多变量系统数学模型,推导出相应的数值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可用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评价生产过程油品蒸发损耗,也可为储油容器设计、油气回收等相关领域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油气吸收回收系统中型试验的基础上,开发了常温常压吸收法工业化油气回收系统,并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油气回收系统平均回收率可达95.13%,每年可回收汽油529t;装车期间装车口周围环境大气中总烃浓度平均降低98.06%。企业通过实施油气回收系统,节能及经济效益明显,且很好地改善了装车场所的作业环境,克服了油气排放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基于吸收和吸附的油气回收集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2个油气吸附回收实验来比较活性炭吸附油气的效果。该吸附塔进口油气体积分数分别为0.05,0.40,进口混合气流量分别为40,65m^3/h。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回收率高达95%以上,但实验Ⅰ热效应明显比实验Ⅱ低,两者炭床温升分别为43.1℃和72.2℃。为此开发出吸收吸附集成回收工艺,其回收率可达到99.6%,尾气油气体积分数可控制在0.0032以下,而且吸附塔热效应小,炭床温升小于35℃。该集成系统投资比单纯的吸收法低,安全性比单纯的吸附法高,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建立汽油装罐蒸发损耗测试平台,测定装油口高度、装油速度u对油罐气体空间油气浓度、罐口排气量的影响,并计算出油罐装油排放气液比λ及损耗率η。实验结果表明,当u从0.512 mm/s到0.75 mm/s,高装油口装油时采样点T1油气浓度CT1从0.34 g/L到1.5 g/L,之后逐渐平缓;低装油口装油时,u对CT1影响不大,约为0.1 g/L。当u从0.557 mm/s到1.114mm/s时,高装油口装油时λ为1.53~1.80,低装油口装油时λ为1.13~1.30。当u从0.371 mm/s到1.114 mm/s时,高装油口装油时η为0.51‰~3.51‰,低装油口装油时η为0.27‰~0.31‰。对于未清洗油罐,如当罐内初始油气浓度为0.3 g/L时,高装油口装油时η为0.73‰~3.80‰,低装油口装油时η为0.40‰~0.47‰。实验结果可供生产实践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书华  黄维秋 《中外能源》2006,11(6):100-103
为了深入研究油品蒸发损耗的机理和规律,减少油品蒸发的污染和危害,研制开发出一套油品损耗及油气回收测试系统,可以模拟油品储存和装卸过程中的蒸发损耗,并可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和常温常压吸收法实现对蒸发油气的回收处理,为研究和开发高效的油气回收技术和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和研究平台。该系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石化企业铁路装车过程,回收效果显著,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油气的热效应,在吸附塔中引入泡沫金属材料。将活性炭粉末填入泡沫金属中制成复合吸附材料,再用它来填充吸附塔。理论计算得到该复合吸附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1.72 W/(m·K),远远高于活性炭本身的导热系数(0.185 W/(m·K));在水浴和空气环境中进行的吸附汽油蒸气实验证明,复合吸附材料对吸附热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该复合吸附材料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而且在降低吸附温度的同时,相应地也可以适当提高活性炭的有效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品蒸发的污染和危害,设计出一套油品损耗及油气回收测试系统,可以模拟油品储存和装卸过程中的蒸发损耗.深入研究油品蒸发损耗的机理和规律,并可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和常温常压吸收法实现对蒸发油气的回收处理,为防止和控制油品蒸发损耗、研究和开发高效的油气回收技术和工艺提供了全新的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9.
石油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石油储运过程中各种操作条件下石油蒸发损耗的特点,探讨了石油蒸发损耗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目前,以浮顶罐和油气回收系统作为其主要的降耗设施。为评价其降耗效果,考虑法律条文、降耗率、油气排放标准和技术经济等因素,建立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从而形成了石油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完整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可用于引导、规范石油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石化销售企业存在着严重的油品蒸发损耗,详细介绍了各种降耗技术和措施,重点阐述装卸油过程的降耗工艺技术路线和效益,指出油气损耗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认为我国在短期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取得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