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脂氢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油脂氢化的起源、氢化油的原料、氢化的目的和意义、氢化的方式及检验氢化效果的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讨论了氢化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指出氢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是由单元体金属向多元体金属、由贵金属向贱金属、由多相化向均相化过渡;第三部分介绍了氢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主要介绍了streitwiser及艾宏韬等人提出的氢化反应模型,也介绍氢化选择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第四部分介绍了氢化工艺操作由搅拌式向循环式发展,并由液相循环发展成为气相循环;第五部分介绍了影响氢化的其他一些因素,包括原料油的品质、净化程度及外界非金属单质的混入对氢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处理成某种数学模型,这是一切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实验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利用PC—1500袖珍计算机对油脂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和绘图输出.并分如下四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拟合实验数据的最小二乘法;二、按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数据的BASIC语言程序;三、自动绘制拟合曲线图形的程序设计;四、拟合油脂实验数据和绘制图形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3.
制备环氧大豆油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环氧大豆油,以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选用L_(16)(4~5)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讨论了影响环氧值大小及影响产品色泽的各种因素及操作中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4.
油脂选择性氢化催化剂的研制及氢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镍为主的催化剂配方的研究,获得了一个选择性和活性较优的氢化催化剂。用制得的催化剂对氢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选择性指数(SI)与氢化温度(T)、氢气压力(P)及催化剂浓度(C)之间关系的经验方程。结果表明,通过配方提高镍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必须以牺牲活性为代价,而调节氢化工艺条件可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油脂氢化反应中的氢原子碰撞理论模型的基本观点,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原理。在指定氢化温度下,测定不同氢化时间后的碘价,可求出该温度下单烯酸(酯)的氢化反应速率常数。根据Arrhenius公式,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的对数对1/T作图,即可计算出单烯酸(酯)反应的活化能E_1。以氢化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结果,按本文公式作图或计算也可得到三烯酸(酯)、二烯酸(酯)的氢化反应的活化能E_3和E_2。选用自制催化剂,高纯氢气,精制豆油进行油脂氢化实验,对测定原理作了进一步的验证。测定结果表明,豆油的活化能E_2=341.22KJ/mole,E_1=79.51KJ/mloe。  相似文献   
6.
油脂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配方对催化剂的活性(△n_D~(60)/△t)和选择性(SR)具有明显的影响。木文采用(L_93~4)正交实验法对氢化催化剂的三个制备条件(沉淀温度、干燥温度及老化时间)和一个配比(载体与活性物)与其活性和选择性关系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建立了催化剂制备因素及配比与玉米油加氢速率和亚油酸选择指数(S_1)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淀温度、干燥温度及载体与活性物配比对催化剂活性具有较大影响;沉降温度和载体与活性物比对选择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油脂氢化中氢原子碰撞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原理。在指定氢化温度下测定不同氢化时间后氢化油的碘价,可求出该温度下单烯酸(酯)的氢化反应速率常数。根据Arrhenius公式,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的对数对1/T作图,即可计算出单烯酸(酯)反应的活化能E_1。以氢化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结果,按本文公式作图或计算也可得到三烯酸(酯)、二烯酸(酯)的氢化反应活化能E_3和E_2。选用自制催化剂、高纯氢气、精制豆油进行油脂氢化实验,对测定原理做了进一步验证和应用。测定结果,豆油的活化能E_2=341.22kJ/mole、E_1=79.51kJ/mol。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多相油脂加氢催化剂(进口催化剂及进口催化剂代用品)活性的比较研究,找出了它们在180℃时的活性大小顺序,建立了氢化茶籽油的折光指数与碘值间的关系公式。并对活性适中的PRICAT9900催化剂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选择性指数及该催化剂的氢化活化能。从而形成了有关催化剂活性顺序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丰富的天然油脂资源、庞大的油脂家族和油脂广阔的开发途径等3个方面,阐明可再生资源-油脂,将成为合成有机化工产品基础原料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自理论上导出油脂氢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碘值间的函数关系。指出其速率常数只是单烯酸(酯)反应的常数。且受选择指数的限制。用不同催化剂对豆油氢化的结果证明理论与实验相一致。 基于油脂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油脂化学家断定,油脂氢化反应速率不会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间没有关系。Allen注意到:大多数氢化反应的性质近乎是单分子反应,氢化速率常数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大致成比例。但反应的性质总受到各氢化条件的影响。棉籽油的氢化曲线——碘值的对数对氢化时间t作图,有的呈直线,有的呈曲线。Albright曾假设过棉籽油的氢化速率等于碘值随时间的变化率,与碘值成正比1982年Szukaiska总结出菜籽油氢化速率常数与碘值的关系式。1986年SunChol及其同事在豆油氢化中也用了这一关系,该式与Albright的假设一致。这都是些经验公式,且总速率常数与油脂中各不同双键基团氢化的速率常数间的关系,含混不清。 本文从理论上导出氢化速率常数与碘值的函数关系,并明确该关系的适用条件。对有关问题也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