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了含碘有机废液中碘的回收方法,考察了蒸馏方式、氧化剂种类、加入量、氧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2SO3加入量等因素对碘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蒸馏方式为酸性蒸馏,氧化剂为H2O2,其加入量为理论值的4倍,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0 min,Na2SO3加入量为理论值的2倍,碘的总收率可达82.1%,纯度为98.5%。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PVB塑料中提取增塑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聚乙烯醇缩丁醛塑料中萃取了增塑剂.探讨了不同萃取条件(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种类、增塑剂含量)对增塑剂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萃取时间为180 min、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55℃、CO2流量为25 L/h、夹带剂为200 mL石油醚,增塑剂收率达到78.26%,萃取后树脂和增甥剂的结构组成均未发牛改变.  相似文献   
3.
4.
分形维数在聚合磷硫酸铁絮凝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鹰  刘峙嵘  何章兴 《应用化工》2008,37(4):370-372
通过测定絮凝体的分形维数判断聚合磷硫酸铁的絮凝效果,并结合分形理论,利用正交设计原理,对絮凝体形成的影响因素OH-/Fe,PO43-/Fe、硫酸铁投加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磷硫酸铁絮凝最佳条件为:OH-∶Fe=2∶5,PO43-∶Fe=1∶20,1 mol/L硫酸铁溶液的投加量5 mL/L。  相似文献   
5.
采用在氨气氛下加热(NCP-600: 600℃下处理, NCP-900: 900℃下处理)对全钒液流电池碳纸电极进行掺氮改性处理。通过此改性处理, 含氮官能团成功地引入到碳纸表面。掺氮处理改善了碳纸表面的亲水性, NCP-900的接触角相比于空白碳纸由120.5°降到99.7°, 且对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影响, 不会影响其机械性能。同时, 掺氮处理能明显地增强碳纸的电化学活性, 循环伏安测试中, NCP-900的V(IV)/V(V)电对氧化峰为92.1 mA, 远高于空白碳纸(68.9 mA)。由NCP-900和空白碳纸组装成电池考察了其充放电性能, 在20 mA/cm2下进行充放电, 由NCP-900组装的电池其能量效率为83.73%, 较空白电池高2.59%。掺氮改性处理提高碳纸的电化学性能主要是由于钒电对活性位点的增加和亲水性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对某氧化率高、结合率高、主要矿物成分为硅孔雀石的的氧化铜渣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获得最佳硫化效果时硫化钠与硫酸铵的用量比例, 研究了矿浆pH值对硫化浮选指标的影响, 并考察了两种羟肟酸与Y89、丁胺黑药混合捕收剂的协同捕收作用。结果表明, 在pH=5左右, 硫化剂硫酸钠和硫酸铵比例为1∶1, 以磷酸乙二胺作活化剂, Y89和丁胺黑药混合, 并添加烷基(C5~9)羟肟酸作捕收剂, 经一粗一扫两精两段磨浮开路流程, 获得铜精矿品位为11.52%, 回收率达59.89%。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南某钼矿提供的试验矿样,通过粗选段小型试验,开展了对选钼新型捕收剂CSU-23的选矿试验。对CSU-23的捕收性能、矿石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该新药剂对矿石的适应性好,药剂选择性较强,捕收性能比煤油好,且用量少,能节约成本。在开路试验中,粗精矿品位比用煤油高0.38个百分点,回收率高5.65个百分点,闭路试验中,粗精矿品位比用煤油高0.354个百分点,回收率高3.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