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工业排放的重金属废水对环境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生物吸附法作为新兴的重金属去除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生物吸附的机理,介绍了现今国内外生物吸附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冯宁川  徐远 《化学世界》1997,38(2):98-100
本文研究了Nafion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锰。在PH4的盐酸底液中,锰(Ⅱ)在负电位下还原电积在Nafion修饰钨丝圆盘电极上,然后置于石不中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5-5.0ng/ml,回收率在91-104%之间,对含5.0ng/ml锰的溶液六次平行测定变异系数为1.0%,检出限为0.48ng/ml。  相似文献   
3.
橘子皮化学改性及其对Cu(Ⅱ) 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橘子皮为基体,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以Ce4+为引发剂将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到橘子皮上,再经过皂化制备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研究溶液pH、吸附时间和Cu2+初始浓度对生物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5,Cu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该生物吸附剂对Cu2+去除率为94.6%,吸附容量为24.41 mg/g.Cu2+在该生物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该生物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优于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将该生物吸附剂用于含Cu2+ 5.8 mg/L的电镀废水,Cu2+去除率可达97%.通过红外光谱表征该生物吸附剂的结构,说明羧基和羟基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引起该生物吸附剂对Cu2+的吸附.该生物吸附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4次以上.  相似文献   
4.
Cu(II) biosorption by orange peel that was chemically modified with sodium hydroxide and calcium chloride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contact tim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metal ions and pH on the biosorption of Cu(II) ions were assess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including change of free energy), (ΔGθ), enthalpy (ΔHθ) and entropy (ΔSθ) during the biosorption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sorption process of Cu(II) ions by chemically treated orange peel is feasible,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under studied conditions. Equilibrium is well described by Langmuir equation with the maximum biosorption capacity(qm) for Cu(II) as 72.73 mg/g and kinetics is found to fit pseudo-second order type biosorption kinetics.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16 °C to 60 °C, copper biosorption decreases. The loaded biosorbent is regenerated using HCl solution for repeatedly use for five times with little loss of biosorption capacity.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元素测定时样品湿法消解的方法,分析黄芪原药材及饮片中Al、As、Cd、Pb、Cu、Ni、Zn7种金属的含量。方法样品加入10 mL HNO_3-HC1O_4(4:1,V:V)混酸过夜后,在赶酸前加入4 mL 30%H_2O_2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y,ICP-OES)测定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将检出的As、Cd、Pb、Cu及Al、Ni、Zn的含量分别与各元素的限量标准比较,计算超标率。结果各金属元素在0.2~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5%~125%,相对标准偏差为1.20%~2.14%。检出限为0.0021~0.0702μg/mL,定量限为0.0063~0.2106μg/mL。黄芪中As、Pb、Cd、Ni4种重金属均未检出,Al、Zn、Cu 3种金属元素均有检出;检出的Cu均不超标,Al、Zn2种元素都超标;饮片中A1和Zn的超标率均为60%。本研究分析的黄芪样品未受到As、Pb、Cd、Ni 4种重金属的污染,Cu虽然有检出,但其含量并未超过相关标准,Al、Zn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黄芪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改性橘子皮对铜、铅和锌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橘子皮经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处理,得到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SCOP)。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法对其形貌和特性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pH、起始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改性橘子皮SCOP吸附Cu2+、Pb2+和Zn2+的影响。等温吸附结果表明,SCOP对Cu2+、Pb2+和Z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的SCOP对Cu2+、Pb2+和Zn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0.73,209.8和56.18mg/g。根据静态吸附实验结果,用动态柱吸附实现了水溶液中Pb2+和Zn2+的分离。吸附过程中离子交换发生了重要作用,重金属离子与吸附剂中的Ca2+离子发生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Nafion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平浪量锰。在pH4的盐酸底液中,锰(Ⅱ)在负电位下还原电积在Nafion修饰钨丝圆盘电极上,然后置于石墨杯中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5~5.0ng/ml,回收率在91%~104%之间,对含5.0ng/ml锰的溶液六次平行测定变异系数为1.0%,检出限为0.48ng/ml。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在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效果不佳的现状,本文将BOPPPS教学法引入分析化学中,探索一种适合医学生的分析化学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通过BOPPPS六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目的和重点更加明确,独特的参与式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因此,BOPPPS值得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有机化学中醛酮鉴定内容较为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本研究利用微课程的优点,将此部分内容制作成微课程视频,并在课前将视频通过移动终端传给正在授课的5个《医用化学》班级的同学。观看了微课程视频的同学在掌握醛酮鉴别的习题中表现的更加优异。因此,微课程值得在其他教学内容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黄芪废渣为原料,用KOH为活化剂制备黄芪废渣活性炭,并用KMnO_4改性,改性前后的黄芪废渣活性炭用于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术、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贝母滴定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黄芪废渣活性炭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改性前后黄芪废渣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MnO_4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MnO_2沉积到活性炭表面。改性前后的黄芪废渣活性炭对Cd~(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改性前后的黄芪废渣活性炭对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116.96和217.00mg/g。KMnO_4显著改变了黄芪废渣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表面结构,改性后的黄芪废渣活性炭对Cd~(2+)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