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云芝 《门窗》2012,(7):154+160
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合同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也是惟一和有效的手段。本文从造价控制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合同订立阶段对工程合同类型的选择,工程造价支付条款的明确约定、工程造价变更管理、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以工程合同的主动有效管理,达到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硫化物型污泥膨胀的形成机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硫酸根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在好氧曝气池中产生高硫化物型污泥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复合式生物反应器中,采用DO—pH控制法对高硫化物型污泥膨胀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进水pH值来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经济有效且简便易行。在缺氧条件下,将进水的pH值提高至7.5时,出水SVI值由834 mL/g降至200 mL/g;在微氧状态下,保持pH值为7.5,并将生物选择器调至DO=0.7~1.0 mg/L时,SVI值快速降至100 mL/g以下。  相似文献   
3.
南海是世界4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南海北部陆坡已发现多个油气田和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矿藏。依靠高精度的地震探测技术,近年南海水合物矿藏的勘探大有进展,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成功率有待提高。科学钻探证实,单纯依靠稳定带中识别BSR寻找水合物有多解性,而水合物成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运聚输导系统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裂隙是南海北部水合物成藏成矿的主要输导体系,为有效表征水合物的裂隙输导系统,该文结合油气藏运聚系统研究的成功经验,将常规油气勘探中已成功应用的裂隙识别技术,应用到琼东南海域似海底反射区,成功雕刻表征出了水合物裂隙输导体系,并基于结果讨论了其运移效能。裂隙地震表征可作为水合物输导体系的研究手段应用于其成藏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微电解-Fenton工艺预处理难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微电解-Fenton工艺对难降解染料工业废水预处理效果,在提高染料废水可生化的同时实现有机物去除.通过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有机物去除率因素的优选,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技术参数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当PH=2,Fe/GAC体积比为1,反应时间60 min;H2O2采用连续投加方式,投加量为0.4%,pH=3,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可使废水的BOD5/COD质量浓度比由0.08提高到0.46,有机物(COD)去除率达75%以上.微电解-Fenton工艺能够有效改善难降解染料废水的可生化性和实现有机物的去除,并且操作简单,运行稳定,适宜于该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5.
电解法预处理高质量浓度难降解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高质量浓度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经济、高效处理,采用电解法进行预处理,考察电絮凝气浮、电解间接氧化和电解Fenton3种方法在废水有机物去除和可生化性改善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电解Fenton法在电压15V、pH=4、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48.1%,m(BOD5)/m(COD)值由原废水的0.07提高到0.42,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电解Fenton法的性能明显优于电絮凝气浮法和电解间接氧化法.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通常丙烯酰胺(AM)类油包水乳液的不稳定性及减少油相,研究了在油包水"多面液胞"(W/OPHC)中进行的AM类水溶性单体的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首次引入水滑石(LDH3)作为接枝骨架,合成一系列W/OPHC型阳离子、阴阳离子型的有机-无机两性LDH3接枝共聚产物.重点报道该新型聚合反应过程,从动力学角度研究其最佳反应条件;用透射电镜(TEM)表征PHC在W/O乳液中的百分率和PHC的体积大小;用红外表征最终产物的结构.这类产物是目前最新开发的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可用于絮凝剂和污泥脱水剂等.  相似文献   
7.
复合式厌氧-好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解决制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的问题,采用复合式厌氧反应器与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000~7000mg/L,厌氧有机负荷采用7~8kg/(m3·d),好氧COD容积负荷率采用1 0~1 2kg/(m3·d),出水COD<250mg/L,满足国家污水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低温溢油异常蒸发行为的数学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低温环境下溢油蒸发行为,通过浅盘蒸发试验测定了0#柴油和大庆原油在温度分别处于各自凝点附近的"低温"环境下的蒸发量,结合混合液蒸发机理,引入衰减因子e-k/Δθ,建立低温溢油蒸发模型.研究表明:当环境与溢油凝点温差(Δθ)小于10℃时需采用改进模型预测蒸发过程,此时,油膜液相阻力增大,一定深度内(h)的挥发组分被蒸发掉,且h随Δθ减小而降低,柴油与大庆原油的液相阻力增加系数k分别为0.993和0.989.有冰水面溢油的蒸发过程受暴露于大气中的油膜面积(Af)与厚度(ho)影响较大,应采用(Afhoe-k/Δθ)/V为衰减系数的模型对其进行预测.改进后的模型可较好的预测低温条件下油品的蒸发过程.  相似文献   
9.
UNITANK工艺处理制药废水中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UNITANK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运行特性 ,进行了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六阶段的运行方式可使处理效果更稳定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 1.0 1.2kgCOD/ (m3·d)时COD去除率 >85 % ,出水COD <2 5 0mg/L ;在含盐量为 6 0 0 0 15 0 0 0mg/L的范围内 ,盐度不仅对有机物的去除无影响 ,相反还可以改善污泥的凝聚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