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绪言近年来我国陶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形神皆如青铜器,实可乱真,故称之为仿古青铜陶器.其精美的工艺品已出现于国际市场.这是宜兴紫砂工艺界在传统工艺上的突破.要掌握这种新制品的工艺及其生产规律,就必须对使用这一成功的工艺方法所发育出的整个器物的结构加以详细的研究,了解它的内  相似文献   
2.
根据90年代以来仅有的三块出土稀珍油滴残片的科学研究结果,间接论证了国宝油滴天目的特质。这类稀珍油滴建盏釉的化学组成与其他建盏显著不同,其特点为低Fe_2O_3、低Al_2O_3和高SiO_2。油滴斑的形成与建盏釉的沸腾效应密切相关。在仿制时,除了适当的釉配方之外,关键在于适当工艺条件下改善油滴斑发育所形成的显微结构与选择若干加入物以提高其镜而反射率。  相似文献   
3.
北宋末大型御用建盏的传世完器至今全球未见,80年代末以来窑址陆续有若干残片出土。本文根据9个标本研究了其器形、供御款和进盏款的刻制或压印的方式,以XRF测定其胎,釉化学组成并与一般建盏比较。以POM和TEM研究其胎、釉的显微结构,指出其CAS_2→晶间液和分离→氧化铁析晶以及釉下分相→釉而上氧化铁析晶的两种兔毫形成机理与一般建盏相同。文中特别阐明了“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的御用黑釉玉毫盏的形成原因是釉面和近釉面CAS_2晶花析晶使入射光发生表面反光散射效应和内散射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4.
综合概述了微纳米流体多尺度混合现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微纳米流体多尺度混合现象的表征方法,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可行的研究方法。最后给出了微纳米尺度混合现象的一些典型应用及展望,如组合反应、电化学反应及新型DNA分离。  相似文献   
5.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绪言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它的制品“建盏”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武夷山区宋时已出产天下名茶。武夷山下的建阳县水吉公社在宋代所产的“建盏”又是当时  相似文献   
6.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分离效率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针对新型旋风除尘器的特点,推导出了计算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内筒分级效率的数学模型,并与L-L横混模型相结合,把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看作部分环流的两个常规旋风除尘器的串联,进行其分离效率的研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数学模型基本反映了新型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内粒子流动、粒子分布以及粒子分离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方法多用于原油、烃源岩及储层碉石中烃类、非烃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而对成藏问题的储存环节中封盖条件的研究,过去常常从物理手段上下功夫,本从天然气逸散过程的化学机理和有机质降解与无机矿物成岩相互影响等方面说明一些地球化学方法在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用热压 8/65/35 PLZT 陶瓷为原始材料,通过不同热处理过程制备出各种不同晶粒度的陶瓷试样,试样经过热腐蚀后,用 Cambridge Instruments Ltd 的 Quantimet 900对它们进行图像分析和定量体视学研究,获得了很有价值的各种数据。  相似文献   
9.
以往普查了几个钧瓷残片,证实釉中存在4 种结构特征,找到了液相分离结构的确凿证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搜集和研究了有代表性的宋、元钧瓷残片11种。 分析了11种胎釉的化学组成,比较了宋、元不同时期的釉式和胎式。 用光学显微术(OM)和能散X 射线(EDX)研究了中间层晶相的光学性质和元素成分再次得到了中间层是胎、釉反应后生成钙长石结晶层的结论。 用DTEM观察了全部试样的液相分离结构,系统地测量液相小滴的粒度分布。圆球形的小滴及其r<λ正是Rayleigh 散射严格要求的条件。根据Rayleigh 理论扼要地阐明钧瓷乳光的机理。 用离子轰击减薄法制得的试样,以DTEM观测发现并由ED 证实钧瓷红釉有Cu_2O 的完整立方晶体,由此推断其附近的红色液相小滴中含有Cu~ 离子,说明它在小滴中引起选择性吸收并通过散射而呈色。 用STEM,EDX和ED研究流纹状的灰蓝色颗粒,发现和证明其为辉铜矿Cu_2S 多晶小珠,以其含量的多寡与红色液相小滴配合,控制着红钧釉从紫到红的呈色。解决了钧瓷呈色问题。为今后研究铜红釉呈色机理开拓了广阔的途径。 最后,扼要地讨论了S元素的三种可能来源。同时得到了宋、元钧瓷红釉可能是用含硫铜矿石为原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南宋郊坛官窑与龙泉哥窑的陶瓷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官、哥窑器31种残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釉的受热行为。研究了郊坛官窑的生烧试样在不同气氛下各个烧成温度时胎、釉的变化。主要的结论如下: 1)在化学组成上,郊坛官窑釉与龙泉哥窑釉异常接近;按釉式以R_2O_3对RO_2作图,两者均落在一个以西斜线限定的狭窄区域内,用下列公式代表: (RO_2-a)/(R_2O_3)=k 式中 k=6.2,而a_右=0.84;a_左=-0.15,帮△a≈1。 (2)修内司官窑釉、故宫传世哥窑釉、清雍正景德镇仿官釉亦落入这个区域而与郊坛官窑及龙泉哥窑釉相近。 (3)物相定量结果证明;呈青玉感的釉,钙长石含5%以上;CAS_2、Q和B三相总量均>15~20%,低于此,釉趋于透明。 (4)以胎式按(RO·R_2O)对RO_2作图,官窑和哥窑在化学组成上有重大差别,分别处于下式: (RO_2-2.2)/(R_2O+RO)=k (k=8)为代表的界线两边。由此证明“哥窑取土于杭”的说法不足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