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几类催化环境友好过程,其中包括:固体酸,碱催化,以水为溶剂的均相催化及不对称催化。另外还对一些环保方面的现有催化过程的改进和新催化工艺的开发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氨或铵盐对双峰孔分布的硅胶孔结构进行改变,获得双峰孔分布的大孔硅胶产品。考察氨或铵盐的加入与否、添加量、添加时段及添加氨或铵盐时的反应温度对双峰孔分布硅胶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添加氨或铵盐,与无机酸形成的酸式盐/无机酸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30℃,可获得孔容1.65cm3/g,孔径20.00nm,比表面积340m2/g的双峰孔分布的大孔硅胶产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玻璃和含钛化合物进行共凝胶反应可制备含钛改性硅胶。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钛化合物添加方式、添加速率以及反应温度对含钛改性硅胶的物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凝胶初期,加入用硫酸稀释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钛,在添加速率为6 mL/min,反应温度为50℃的条件下,可制备性能良好的含钛改性硅胶。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载体硅胶在化工合成催化中的应用以及载体硅胶的制备技术,并介绍了载体硅胶的国内外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环氧丙烷是丙烯的重要工业衍生物 ,仅次于聚丙烯及丙烯腈。目前工业上从丙烯出发生产环氧丙烷的技术主要有氯醇法和间接氧化法 ,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污染、腐蚀、流程长、投资高、共产物多等缺点。具有ZSM -5结构的纯硅沸石Silicalite -1中Si4 +被Ti4 +部分取代 ,形成的具有相同孔道结构的钛硅分子筛TS -1 ,其作为催化剂在与H2O2为氧化剂氧化丙烯生成环氧丙烷中显示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 ,并且克服了上述两种生产方法的缺点。因此 ,该领域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对象。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自行制备的模板剂四丙基氢氧…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气相法聚乙烯倦化剂.研究了组成、粒径分布、微观形态、载钛时间和TiCl4加入量对倦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与商用催化剂相似的组成,粒径分布窄,颗粒形态良好;通过选择高比表面积的硅胶载体、提高催化剂有效组分的负载量和适当延长载钛时间可提高催化剂效率;当硅胶比表面积为312 m2/g,负载时间...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工研究院(兰州,730060)承担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研究项目于2000年12月16日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评估中心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在主、助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剂的负载化等方面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完成了“LLDPE用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及“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的合同任务。在主催化剂研究方面,合成出了7种茂金属化合物,有3种具有产业化前景,其中,茚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体系已申请中国专利;进行了三甲基铝(TMA)的小试、模试研究,其合成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甲基铝氧烷(MAO…  相似文献   
8.
前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发,电用的汽轮机的容量迅速地和不断地向大型化发展,蒸气采用中间再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求降低。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提高机组的进气温度和压力,目前由于受到金属材料在高温长期工作下强度的不足(含合金元素少工艺性能好的钢)限制了机组参数的进一步地提高。无论国内外汽轮机制造业中,工作温度降低于450℃时广泛采用1Cr13,2Cr13,铬不锈钢作叶片,材料温度在520℃左右选用Cr11MoV或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茂金属催化剂体系所用硅胶的制备过程中,反应体系中二氧化硅的浓度和溶胶-凝胶的反应温度对硅胶孔容及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2的质量分数为9.2%、溶胶-凝胶反应温度为75℃时,可制得孔容和孔径较为理想的催化剂载体用硅胶.  相似文献   
10.
干燥方式对载体硅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干燥方式对载体硅胶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厢式干燥、喷雾干燥和超临界流体干燥,硅胶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13.2,296.7,420.2m2/g;其孔容分别为1.227,1.525,3.014mL/g;而其平均孔径分别为15.16,18.94,29.37nm。显然不同干燥方式对硅胶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