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石油加工、油品精制、催化剂评价等科研实验研究的需要,选择316优质不锈钢作为微型反应器的材质,选用石墨密封,以适应高温高压以及耐腐蚀的实验环境。采用反扣施力挡圈和施力螺母共同作用使石墨垫片在被挤压的过程中只承受挤压力(即筒体只做直线挤压,不旋转挤压),避免了垫片磨损,延长了垫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高校统战工作是整个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应进一步提高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高校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和活跃海外统战工作,提高统战干部素质.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3.
底水油藏夹层控制模式及剩余油挖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底水油藏中夹层的定量表征及分类,提出影响生产动态的4种夹层分布模式:即无夹层分布、小范围半渗透夹层分布、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分布、大范围不渗透夹层分布。对不同模式下油井动态进行分析,确立不同模式的分类标准。根据动静结合的划分方法,归纳总结不同模式下特有的开发动态特征和油井见水规律,并指出不同模式控制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方向,从而对同类油藏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双重介质油藏的试井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研究了裂缝渗透率变形系数、基质渗透率变形系数、弹性储容比和窜流系数对压力及压力导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缝和基质应力敏感程度的增加,压力导数曲线逐渐上升,裂缝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性远远大于基质的应力敏感性;弹性储容比和窜流系数的变化均影响窜流出现的时间和窜流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自关断开关器件的新型桥式短路故障限流器。该种单相(三相)限流器由1个整流桥、1个直流电感和1个(3个)旁路电感组成。直流电感用来限制故障初期的短路电流上升速度,其电感根据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和系统电压、电流额定值,以体积、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设计。旁路电感用来将短路电流限制到继电保护要求的数值上,其电感量根据系统电压和继电保护要求的短路电流设计。短路限流期间的电源电流仍为正弦量,因而不会对阻抗继电器、传统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和总的继电保护方案产生不良影响。新型限流器的主电路得到了简化,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非常简单,动态性能得以提高。文中详细论述了用于三相系统的限流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参数设计与优化方法等。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新型限流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超低渗岩心油水饱和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岩心饱和罐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了饱和罐正负压切换密封的实现方式、结构特点以及性能优点。通过试验和应用,该装置明显提高了低渗、超低渗岩心的饱和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以及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不仅枯燥而且花费了大量时间。本文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处理ECLIPSE软件生成的油气田开发指标数据软件(RS—MAN)。该软件方便了油气田开发指标的整理和汇总,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
任荣亭  孟照娟  孙小蒙 《应用化工》2013,42(9):1681-1683
以滨化减二线油为原料,采用二次溶剂抽提工艺和催化加氢-溶剂抽提联合工艺制备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结果表明,二次溶剂抽提工艺在抽提温度50℃,剂油比1.5∶1时,可得到PCA为2.84%,C A值为10.76%,收率61.83%的环保型橡胶填充油。催化加氢-溶剂抽提联合工艺在催化加氢反应温度320℃,氢初压7 MPa,加氢时间2 h,抽提温度70℃,剂油比1.5∶1条件下,可得到抽余油PCA为2.03%,C A值为15.21%,收率75.20%的环保型橡胶填充油。催化加氢-溶剂抽提联合工艺的产品性质更优,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小桥式短路故障限流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提出一种基于自关断器件的三相不接地系统桥式短路故障限流器,详细研究了限流器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根据不接地系统的短路故障模式和工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自关断器件的半控桥式结构限流器,能够降低主电路成本,简化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所提限流器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故障限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传导性EMI噪声的模态分离与噪声抑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传导性电磁干扰(EMI)噪声的模态分离包括基于硬件器件和基于算法的软分离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给出了抑制噪声的功率线滤波器设计方法,并讨论了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全智能诊断和处理装置.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对其中一些方法作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分相器/混和器的噪声分离网络具有更好的高频特性,且网络插损和噪声模态抑制特性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但网络制造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