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萃取预分离法分离富铕中钇矿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新的串级萃取方式--萃取预分离法分离富铕中钇矿的新工艺.原料首先流入十几的三出口预先粗分离工艺,其萃余液La~Gd(TbDy)直接流入Nd/Sm工艺;中间出口流入(Gd)Tb~HoY(Er)Gd~Dy/Ho~LuY细分离工艺;出口负载有机相(Ho)Er~LuY流入Gd~Dy/Ho~LuY的洗涤段.结果表明,新工艺的粗分离工艺将占原料约70%的La~Gd(TbDy)预分离掉,使流入Gd~Dy/Ho~LuY工艺的稀土量减少约70%;由于Gd~Dy/Ho~LuY分组的萃余液GdTbDy含Ho2O3小于0.03%,省去原工艺的GdTbDy/HoY分离;新工艺的处理能力提高30%,酸碱消耗减少20%以上,贵重稀土元素Eu和Tb的存槽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21世纪,急需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目前课程门类增多导致高校化学实验课程学时逐年减少。研究通过把"慕课"理念融入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应化专业学生实验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环己烯的绿色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FeCl·36H2O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最佳实验条件。当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醇质量的13.7%,油浴温度180~190℃,反应时间1h,环己烯收率可达86.1%,纯度达98.6%。结果表明:此法催化剂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强、选择性高,又可重复使用;同时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是一条简单易行的典型的绿色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管的改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对碳纳米管不同位置的修饰以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浓硫酸、六水合三氯化铁、1 2 -磷钨杂多酸、固载型1 2 -磷钨杂多酸作催化剂分别催化制备乙酸正丁酯。通过实验探讨出各种催化剂催化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固载型1 2 -磷钨杂多酸、六水合三氯化铁具有催化产率高、无污染、能重复使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黄亮  宿静  郭睿涵  蔡艳  廖晓宁 《衡器》2024,(2):18-19+54
烟草加工企业使用罐体盛装香精香料。本文介绍了使用超声、雷达和压力等几种测量罐内液体重量的方法。最终选用一种剪切梁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结合变送器和上位机系统对料液重量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校多层次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业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层次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一系列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阴极极化曲线、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监测青铜在不同薄液膜厚度下的大气腐蚀行为。阴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阴极极限电流密度随着液膜的减薄而增大。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腐蚀速率随着液膜的减薄而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腐蚀速率是由阴极过程控制的;随着时间的延长,腐蚀程度随着液膜厚度的变化从强到弱的趋势为:150μm,310μm,100μm,本体溶液,57μm。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较好地再现了原位电化学腐蚀信息,且电化学结果与物理表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廖晓宁  谢静思  张琳  白玲 《广州化工》2013,(24):146-148
开展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老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构建对本科生实验能力和知识水平合理公正的多元性考核体系非常必要。研究建立分析化学实验多元性考核体系,综合评定学生的创新能和独立完成实验的科研实践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的。实践证明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分析化学实验多元考核,有助于发挥学生科技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分析化学实验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改革,实践证明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兴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