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采用多官能单体以及扩链/支化剂在PET主链上引入长支链的方法,论述了长支链结构对PET熔体强度、熔体流变行为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的高温电解技术对于我国实现碳减排、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介绍了SOEC用于高温电解制氢、高温电解CO2以及高温电解其他气态小分子制备化工产品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SOEC耦合化工合成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基于SOEC的高温电解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和中试研究已取得进展,但工业化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提升高温电解池的集成规模、运行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都是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场流分离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技术,逐渐被用来分离和表征聚合物、生物大分子和聚合物微粒。介绍了作为场流分离技术之一的流场流分离(FlFFF)技术的原理。重点综述了常温FlFFF技术在聚电解质等水溶性聚合物及聚合物乳胶粒水分散体系的分离和表征中的应用,以及高温FlFFF技术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烯烃的分离和表征中的应用。讨论了FlFFF技术相对于GPC技术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FlFFF技术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共聚焦拉曼成像技术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PE-LD)/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共混物中各相在压塑样品水平方向、深度方向和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首次获得了PE-LD/EVOH共混物的三维相结构,并直观地将相区与共混物化学成分相对应。结果表明,PE-LD/EVOH共混物为不相容体系;当EVOH的质量分数为20%时,其作为分散相,以较规则的圆柱体形态分散于PE-LD基体中,圆柱直径尺寸在3~6μm范围内。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作为相容剂后,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分散相形状由规则变为不规则,截面的平均尺寸减小到约2μm,这说明PE-g-MAH可显著增强PE-LD与EVOH两组分间的界面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以己内酰胺为单体,赖氨酸为支化单体,制备了含有少量长支链结构的无规支化聚酰胺6,利用FTIR、DSC、SAXS和流变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支化聚酰胺6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赖氨酸作为AB2型三官能共聚单体,可与己内酰胺共聚制备含长支链结构的支化聚酰胺胺6。支化聚酰胺6的零剪切黏度增加,剪切变稀现象更显著,有利于加工。支化聚酰胺6的结晶能力和结晶速度略有降低,但与黏度接近的线型聚酰胺6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受黏度的影响。聚酰胺6中引入长支链以后,使得分子链更易沿加工方向取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种不同的二元酸(己二酸和间苯二甲酸)与二元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以摩尔比1∶1混合作共聚单体,制备系列聚酰胺(PA)6共聚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A 6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PA 6共聚物的结晶温度、熔点与结晶度均降低;此外对于添加同样含量的二元酸,己二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体系、间苯二甲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体系对PA 6结晶性能均有调控作用,但己二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体系对PA 6结晶性能调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以硫酸镍为催化剂,水杨酸和醋酐为原料用微波法合成阿司匹林。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合成工艺条件为:n(水杨酸):n(醋酐):n(硫酸镍)=1:2:0.1,微波辐射时间为50S,辐射功率为480W,收率达87.7%。该合成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且污染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