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可解脱球囊在当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颅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6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3例,梭形动脉瘤1例,颅颈部AVF 8例)应用可解脱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一侧颈内动脉.结果 38例中,获解剖治愈21例,通过颈内动脉闭塞达到疾病治愈17例,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可解脱球囊在部份颅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中,仍然是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可脱卸球囊、可脱卸弹簧圈和颅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经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20例,其中球囊/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9例,可脱卸弹簧圈动脉瘤腔填塞8例,覆膜支架治疗3例,另有2例为经弹簧圈瘤腔栓塞治疗后复发,行覆膜支架治疗.随访9~83个月,平均(41.1±25.3)个月.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0%),大部闭塞(95%~99%)和部分闭塞(<95%).随访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不变、血栓形成和再开放.结果 所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均获得  相似文献   
3.
采用当今先进的云终端技术及其产品,在对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的流程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一套全新的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缩短了病人在看病过程中所遇到的挂号、付费、检查、化验、取药等过程的排队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该系统不仅方便了患者和工作人员,而且具备开发成本低、拓展性强,突破了传统开发模式受硬件安放位置限制的约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8例肾动脉狭窄采用导引导管法(A组19例)和导丝交换法(B组9例),行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31枚(Palmaz支架 22枚,Wallstent 4枚, Symphony 支架5枚).随访6个月~1年,观察血压、血肌酐、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并与术前比较.结果两组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100%,B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肾动脉远端分支栓塞,两组共有4支血管发生再狭窄.结论导引导管法肾动脉内支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CoAA)破裂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 方法从前瞻性建立的脑动脉瘤数据库中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经CTA、MRA和(或)DSA确诊的ACoAA患者。根据动脉瘤状态,入选患者分成ACoAA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收集动脉瘤破裂可能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并作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51例ACoAA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31例为ACoAA破裂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未破裂组(P<0.01),<60岁患者和伴有高血压患者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大于未破裂组(P<0.01),最大直径≥3 mm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缺如、发育不良)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最大直径≥3 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最大直径≥3 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未破裂ACoAA是否积极干预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电火花沉积 Fe 基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能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电火花沉积技术在P20模具钢表面制备了Fe基涂层,利用SEM,XRD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电火花沉积Fe基涂层组织均匀、致密;涂层中靠近界面处的组织为柱状枝晶,而涂层中上部组织为超细晶粒。涂层的平均硬度为637.1HV0.1,相比基体提高了1倍;涂层耐磨性优于基体,涂层中弥散分布的Cr7C3,CrB及Fe3C等硬质是Fe基涂层硬度及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的微切削和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复杂性颈内动脉脑池段动脉瘤(ICA-CSA)治疗难度很高。本研究通过与弹簧圈填塞治疗疗效比较,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ICA-CSA的可行性。方法19枚和17枚ICA-CSA分别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植入(A组)和弹簧圈(B组)填塞治疗。即刻和随访血管造影评价动脉瘤复发,内漏和载瘤动脉狭窄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比较两组治疗动脉瘤的无复发率和载瘤动脉无再狭窄率。结果A组中,13枚ICA-CSA植入支架,即刻造影完全闭塞,有5枚ICA-CSA存在少量内漏;B组中,7枚ICA-CSA弹簧圈填塞即刻达到完全和次完全闭塞,8枚达到大部填塞,2枚部分填塞。在两组中各发生1例急性血栓形成,1例弹簧圈填塞后发生再出血。A组随访造影显示16枚ICA-CSA完全闭塞,2支载瘤动脉有轻度狭窄。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术后18个月两组病例中分别有93.3%和50%动脉瘤治疗后无复发,分别有87.5%和100%载瘤动脉无狭窄。临床症状随访研究表明A组和B组病例中神经症状完全恢复分别为9例和9例,明显改善分别为3例和5例,无改变分别为2例和2例,恶化进展分别为1例和0例。结论应用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治疗复杂性ICA-CSA是一种可行的血管内治疗方法,但是对于载瘤动脉极其弯曲和重要侧支覆盖风险的情况下,覆膜支架技术不能作为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评价颅内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与临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表现和临床资料,就其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检查方法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与动脉瘤大小、部位有一定关系,相同或不同部位动脉瘤可产生不同或相同临床症状,旋转DSA技术是常规脑血管造影的有效补充检查手段。结论 1.颅内动脉瘤临床症状与其生长部位及大小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明显特异性;2.旋转DSA技术在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压缩体素模型的5坐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仿真速度较慢的问题,引入了多线程的并行处理方法,重点研究了扫描体离散的并行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速度较快,与传统的串行算法相比,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压缩体素模型的5坐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仿真速度较慢的问题,引入了多线程的并行处理方法,重点研究了扫描体离散的并行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速度较快,与传统的串行算法相比,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